第一件事:中国对美下杀招?

据观察者网报道,欧盟中国商会在X官方账号发布声明称,其从内部消息人士处获悉,中国可能考虑对配有大排量发动机的进口汽车提高临时关税税率。声明指出,这一潜在举措对欧洲和美国的汽车制造商都将产生影响,尤其考虑到近期美欧接连对中国电动汽车发难的背景。港媒《南华早报》报道称,这一“反制”举措将对抗欧美针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的贸易行动。刘斌强调,这一调整建议体现了中国追求实现“双碳”目标和加快绿色发展的决心。

德国领导人朔尔茨曾经警告说,欧洲和美国的生产企业不应忽视在中国市场上获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许多欧洲汽车在此市场的广泛存在。瑞典总理克里斯特森也明确指出,破坏全球贸易体系绝对是一个错误的决策。这实际上已经充分表明,美国对国际贸易法则置若罔闻,任意对中国产品征收额外关税,这种行为并未获得广泛支持。欧洲明白采取这种策略会带来何种后果,因此在此事上选择不与美国站在同一阵线。

当前,不管是东南亚还是非洲和中东地区,都在采取措施推动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中国优质电动汽车对他们的吸引力,恐怕不言而喻了。倘若欧方依旧举棋不定,无法绕开美国的影响看待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等到中国真的发起反制,他们才后悔可就晚了。欧盟一直拖着美国采取进一步措施,显然也是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只是他们的战略独立在美国面前,总是显得那么脆弱。总的来说,中国欧盟商会的披露,足以显示中国有的是办法打在美欧痛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大排量汽车主要来自欧美,我们一旦提高临时关税税率,就会对欧美汽车制造商造成压力,尤其是现在中美欧间因为电动汽车问题闹的有些紧张。中国下手后,双方基本就是打明牌了。加税最高才可能25%,实际上能买得起大排量进口汽车的人不会在乎这点关税。特别是,中国对欧美可能征收的临时关税25%、虽然是按世贸规则最高上限,但也是在允许范围内;不像美国那样动不动就心病狂地价税100%。咱们的反击是合法,欧美他们属于非法的制裁!

第二件事:特朗普被抓到把柄

据观察者网报道,近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发布的竞选视频中出现“统一帝国”字样。拜登批评称“这是希特勒德国的语言”。据悉,该视频已删除。报道显示,特朗普的“真实社交”网站账号分享的30秒视频中,当画外音说“特朗普获胜后会发生什么”时,视频中出现了一些假设的报纸头条新闻标题,包括经济繁荣发展和打击移民等。但视频中有两处较大的标题下方写着:“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在建立统一帝国的推动下”。

报道称,拜登及其盟友迅速就此事抨击特朗普,拜登竞选团队和白宫称这是公然的反犹主义,并对此表示谴责。在波士顿出席政治筹款活动时,拜登说:“一个统一的帝国?这不是美国总统的语言,这不是任何美国人的语言。这是希特勒德国的语言”。他继续说,特朗普竞选团队解释说是一名不知情的工作人员转发了这段视频,这是一个“蹩脚的借口”,因为“我们已经知道特朗普亲自控制着他的社交媒体账号,他曾为此大肆吹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朗普竞选团队发言人莱维特在一份声明中说,贴文没有得到官方支持,而提及“帝国”一词是无意的。“这不是竞选视频,它是由一个在线账号随机创建的,并由一名显然没有留意用词的工作人员转发。拜登竞选团队则回应说,特朗普的反犹太行为由来已久。发言人辛格在声明中说:“特朗普不是在玩游戏。他正在告诉美国,如果他重新掌权,他打算做什么:作为‘统一帝国’的国王进行统治。”

就因为一个单词,特朗普就被拜登团队定义为了反犹主义者。此事对特朗普的影响,并不在于他被定义为了反犹主义者,而是他被拉下水了。本来在巴以问题上,特朗普是可以“独善其身”的,简单地表达一下自己对以色列的支持就行,可以避免得罪巴勒斯坦支持者。反观拜登,作为现任领导人,不得不采取一些较为明确的立场,已经招致了美国阿拉伯裔和穆斯林的强烈反对。特朗普只需要低调一些,这些反对拜登的人,就有可能把票投给他。

特朗普与拜登之间的较量也在凸显美国民主制度的弹性和脆弱性。特朗普对选举结果的质疑以及拜登政府对特朗普支持者的批评,使得选民对选举过程和民主制度的合法性产生怀疑。这种对民主制度的信任危机可能导致公众对政治体系的不稳定和不信任,进一步加剧美国政治的动荡局面。除了政治对抗,数据也显示了美国社会的深刻分歧。根据最新调查,美国社会的种族、阶级和地域差异日益加剧,不同群体之间的政治立场和社会观点存在明显分歧。

第三件事:以色列对美发难?

据报道,近日,美联社直播加沙地带画面途中,设备突然遭到以色列官员没收。据报道,在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下,以方晚些归还了设备,直播也恢复,但美联社认为,以色列今后仍可能利用新外国媒体法继续干扰报道自由,这令人担忧。美联社说,以色列通信部官员来到该社位于以南部城市斯代罗特的办公地点,没收了其摄像设备。以方官员亮出一份由通讯部长卡尔希签名的文件,称美联社向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提供画面素材,违反了以色列新通过的外国媒体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助理王晋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以色列此次没收美联社直播设备,又很快归还的做法,显示出其国内政策和对美关系的矛盾。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国内加强了对于外国媒体在以色列和加沙地带报道活动的监管。尽管给出的理由是出于安全或是防务上的考虑,但实际上以方是担心外国媒体的报道会影响军心,并破坏以色列的国际形象。以色列公布的很多政策,尤其是涉美政策往往会遭到美国巨大的压力反弹。

美联社是全球知名的新闻机构,其直播设备被扣押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这些设备对于新闻报道至关重要,它们使得记者能够及时、准确地向全球观众传达现场情况。以色列归还这些设备的决定,不仅对美联社来说是一个积极的进展,也对所有依赖于这些设备进行报道的国际媒体机构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行动有助于维护新闻行业的正常运作,并确保了新闻工作者能够继续他们的工作,为公众提供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