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歌尔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终止分拆所属子公司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尔微)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并撤回相关上市申请文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原因,歌尔股份表示,基于目前市场环境等因素考虑,为统筹安排歌尔微资本运作规划,经与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及审慎论证后,公司决定终止分拆歌尔微至创业板上市并撤回相关上市申请文件。

“国产MEMS第一大股”的IPO之路

据公开资料显示,歌尔微是歌尔股份于2004年组建的MEMS研发团队,2017年设立为全资子公司独立运营。

2020年11月,歌尔股份开始筹划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2021年12月,歌尔微IPO申请获深交所受理,计划募资31.91亿元。在其IPO之前,估值便已超过200亿,由此被冠以“中国第一MEMS传感器企业”之称。

一开始,歌尔微的上市进程堪称顺利,在通过了两轮问询之后,2022年10月,歌尔微成功通过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委审议会议。

而在通过后的16个月,歌尔微迟迟未提交注册,其后续进度屡屡受挫。

2022年3月,歌尔微因为疫情影响,中止了上市申请。歌尔股份回应称,申请中止预计不会对歌尔微电子整体IPO进程带来重大影响。业内人士认为,歌尔微是认定自己回答不了关于深交所问询函中业务独立性不足,且实际控股人存在与母公司创始人的亲属关系等问题才选择主动停止审核。

2023年3月,因IPO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被中止发行上市审核,2023年6月完成财务资料更新,恢复发行上市审核。这是此次申报IPO进程中,歌尔微的最后一次动作。

据悉,歌尔微主营MEMS器件及微系统模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涵盖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和系统应用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可为客户提供“芯片+器件+模组”的一站式产品解决方案。

据此前招股书信息,歌尔微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无线耳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领域及汽车电子等领域,主要终端客户包括苹果、荣耀、小米、OPPO、哈曼、法雷奥等,并与Meta、蔚来、大疆等客户建立了业务关系。

业绩方面,此前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歌尔微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66亿元、31.60亿元、33.48亿元、31.2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9亿元、3.46亿元、3.29亿元、3.26亿元。

根据Yole的数据,2018年至2022 年歌尔微 MEMS 产品销售额在全球MEMS厂商中排名分别为第11名、第9名、第6名、第8名和第9名。但在2020年之后的世界排名出现连续下滑。

作为歌尔微的优势领域,其MEMS声学传感器曾在2020年取得销售额全球第一的领先低位,但近来年也出现下滑,市场份额却从2020年的32%,下降至2022年的26%。

冲击IPO,都有哪些拦路虎?

歌尔微的上市之路实际上可追溯至2019年歌尔股份的拆分,近来四年,都在持续推动歌尔微的分拆上市,可见其上市的决心之坚定。

就在2024年4月初,歌尔股份公布了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有投资者询问其子公司歌尔微的IPO进展。彼时,歌尔股份则回应称上市工作仍在推进中。

因而,对于歌尔微的突然撤退,外界众说纷纭。

据国家发改委特邀财务专家、山东企业IPO顾问王立慧分析:此次终止歌尔微分拆上市,可能跟深交所新规、苹果砍单、歌尔微业绩下滑有关。

在2010年打入果链后,歌尔股份实现了股价、业绩齐升。但作为果链企业,无论是歌尔股份,还是歌尔微,都存在着对苹果的强依赖性。

2022年11月8日,歌尔股份爆发了大客户苹果公司砍单事件。受此影响,2022年第四季度,歌尔股份营收增长趋势戛然而止,同比营收微涨,净利润亏损20.91亿元。

2023年,歌尔股份也遭遇苹果砍单,据其2023年年报,歌尔股份实现营业收入985.74亿元,同比下滑6.03%,归母净利润为10.88亿,同比下降37.79%。这是歌尔股份在遭苹果砍单一年后的业绩,也是近五年,歌尔股份首次业绩下滑。

另一方面,对他者的强依赖性所带来的毛利率走低也是其上市路上的一大拦路虎。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歌尔微向英飞凌采购金额分别为14.08亿元、15.86亿元、15.44亿元及12.12亿元,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4.81%、65.40%、58.78%和及52.66%。

在业务开展中,歌尔微芯片原材料以外购为主、自研为辅。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搭载公司自研芯片的 MEMS 产品合计出货量分别为 2.38 亿颗、2.49 亿颗、1.92 亿颗和 1.46 亿颗,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占公司 MEMS 产品出货量的比例相对较低。

由于自研芯片比例小,因此歌尔微毛利率也受到严重影响。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歌尔微产品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9.69%、22.85%、22.38%、24.30%。近年来的毛利率呈下降趋势。

最后,便是关键的市场监管因素。

相关资料显示,今年4月,新“国九条”在“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中明确提出“从严监管分拆上市”,这对于计划通过分拆上市获取融资机会的拟IPO企业来说,将会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和审查。

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大族激光、科达制造、沃尔核材、潍柴动力等超8家A股公司陆续表示终止分拆子公司上市。

从当前日趋严格的市场环境来看,通过分拆子公司上市获得大额融资的机会已趋向渺茫,因而歌尔股份终止分拆歌尔微上市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