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愚园路上大门紧闭的这处院落,终于向公众开放了——长宁金融园大院内11幢老洋房揭开神秘面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条愚园路,半部近代史。上个世纪20年代,私家洋房汇集于此,愚园路1320号与愚园路1352弄所深载的历史文化故事、先贤智慧气息,就藏这条马路的红瓦绿荫之间。

愚园路1320号,现在为长宁金融园,院内11幢老洋房均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其中数幢列入上海优秀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小红书@弹棉花的小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式乡村风是这组老洋房的典型特色,采用较陡的两坡屋顶,山墙一般有暴露的木构架,坡屋面上有老虎窗,外墙面门窗套和建筑隅石包角的清水红砖勾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园区1号楼是近代企业家“上海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女士旧居。董竹君于1948年买下后,这里便成为地下党员们经常会面的地点。至1950年,董竹君搬离,后迁居北京。

作为园区C位,这幢洋房红砖清水外墙,山墙细卵石饰面,室内洋松或柳安地板,柏木拼花护壁。1999年9月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03年12月公布为长宁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号楼(联安坊11号)是章伯钧旧居。1947年2月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党部在这里成立,市党部机关也设在这里。著名民主人士,农工党和民盟领导人章伯钧随即居住于此,直至同年10月因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农工党和民盟中央迁址香港,次月联安坊11号出售,章伯钧前往香港继续领导农工党和民盟工作。这里曾召开过两次民主党派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民盟一届二中全会以及农工民主党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院里其他洋房虽然没有显赫历史 ,但在造型设计上有所区别,值得观赏。而且整个院落环境幽静、清新自然,园内白玉兰、雪松、银杏等树木点缀期间,绣球花悄然开放,还有一棵枇杷树上挂满了果实。

没想到喧嚣热闹的愚园路上还有这样一处安静所在,有空你也可以去看看。(目前只开放外观,建筑内部不能进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