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说明: 5月26日至27日,国务院总理李强赴韩国首尔出席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图为26日中午,李强抵达首尔城南机场。 (新华社)

本报驻韩国特派记者 莽九晨 本报记者 邢晓婧 韩 雯 王 颖

今天,国务院总理李强将在韩国首尔出席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意义重大”,这是外界对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时隔4年5个月重启的共同看法。韩国《首尔经济》说,为应对世界地缘政治危机和经济不确定性等挑战、维护地区稳定与和平,三国建立合作框架是必要的,此次会议是“恢复一度陷入僵局的韩中关系、增进韩日信任、实现韩日中关系正常化的绝佳机会”。中国是日本、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25%;三国每年的人员往来达到3000万人次……在外媒对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报道中,这些数据和事实被反复提及。《韩国日报》评论说,鉴于中日韩的人口与经贸规模,三国合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中韩、中日关系同样备受关注。26日,李强分别会见了韩国总统尹锡悦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中韩同意启动外交安全对话”

当地时间26日下午,李强在会见尹锡悦时表示,中韩建交30多年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李强表示,希望韩方同中方一道,把握两国友好互信的大方向,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坚定做彼此信赖的友邻、相互成就的伙伴,推动中韩关系向好发展、走稳走实。

尹锡悦表示,韩中保持紧密合作不仅对推动两国发展,而且对实现世界和平与繁荣都具有重要意义。韩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一立场没有改变,将一如既往坚定致力于发展韩中关系。

“中韩同意启动外交安全对话。”路透社26日报道称。当天,中韩双方同意适时举行外交部门高级别战略对话、副部级外交安全2+2对话,适时启动中韩1.5轨对话交流机制。加快推进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韩联社说,去年9月,李强与尹锡悦在印度尼西亚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举行了会见。

美国《外交学者》杂志网站说,今年的三国领导人会议由韩国主办,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是,这次会议能否成为重振中韩关系的催化剂。如何能在中美竞争的背景下维护自身国家利益、抓住机会改善对华关系,这对尹锡悦政府而言是一场考验。

当地时间26日晚,李强会见岸田文雄。日本共同社说,这是两人首次举行正式会晤。李强表示,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同岸田首相在旧金山举行会晤并达成重要共识,重新确认全面推进两国战略互惠关系,为双边关系发展提供了重要政治引领。希望日方与中方一道更多相向而行,落实好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不断巩固互信,深化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努力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历史、台湾问题是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重大原则问题,也是基本的信义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也是一条红线。希望日方重信守诺,为两国关系不断发展营造积极氛围。

岸田文雄表示,日中关系保持积极发展势头不仅有利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日方在台湾问题上坚持1972年《日中联合声明》所确定的立场,这一点丝毫没有改变。

日本《每日新闻》25日提到,日本将成为下一次日中韩领导人会议的主办国,届时,中国领导人有望到访日本,两国关系将成为焦点。一名外务省官员说,考虑到明年的情况,“重新激活与中国的交流意义重大”。

“转折点”

27日举行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备受瞩目。韩联社称,当天三国领导人还将出席韩中日工商峰会并发表演讲。韩国《中央日报》援引韩国国家安保室第一次长金泰孝的话说,此次领导人会议将成为完全恢复三国合作机制的转折点。

《日本经济新闻》26日援引一名外务省官员的话称,本地区存在较多分歧,“但进行对话以避免对抗是有意义的”。《外交学者》说,鉴于中美竞争加剧、日韩都是美国盟友,此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能够举行本身就值得赞赏。召开这次会议的难度也凸显了达成任何重大政治和经济协议所面临的挑战。预计三国将重点讨论“软议题”。据金泰孝介绍,此次三国领导人会议将探讨6个重点合作领域,包括促进人员往来、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经贸合作发展、解决卫生和老龄化问题、推动科学技术数字化转型、解决灾难和安全问题。

韩国《中央日报》评论说,通常在致力于恢复关系时,每个国家都会十分谨慎,并关注重点,时隔4年5个月重启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也是如此。预计三方将表现出追求小而具有实质性合作的动向,暂时搁置重大外交和经济安全分歧。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李东奎的话说,三方表现出保持合作势头的决心非常重要。

东日本国际大学客座教授西园寺一晃2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日中韩领导人重聚在一起,共同讨论关切问题、了解彼此想法,这本身就释放出三国关系重回正轨的积极信号。在当前复杂的政治格局下,举行此次会议有助于三国之间构筑稳固关系,将对东北亚、亚洲乃至世界产生巨大影响,“我非常期待这次会议”。

在媒体对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报道中,一些事实和数据被反复提及。《日本经济新闻》26日称,中国是日本、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分别占这两个国家贸易总额约20%。三国贸易额从1999年的1300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7100多亿美元。

《日本经济新闻》说,三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密不可分,预计三方将在会议期间讨论未来贸易额的增长方向和目标,探索新的投资机会。韩国《东亚日报》援引韩政府高层人士的话说,三国将就共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供应链不稳定等地区经济安全领域的挑战议题的必要性达成共识。

“时隔多年的韩中日领导人会议应缩小分歧、加深理解。”《韩国日报》的社论说,鉴于韩中日的人口和贸易额约占世界的20%,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25%,三国合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了解彼此关切之前,拥有克服分歧的意愿比什么都重要。韩国《首尔经济》25日的社论认为,韩中日确认共同利益、以相对容易展开合作的议题为中心打开对话之门是非常重要的。

“面向未来”

今年是中日韩合作启动25周年。《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谈及此次三国领导人会议时,各方频繁提到“面向未来”。据日本《读卖新闻》26日报道,岸田文雄当天临行前对记者表示,希望日中韩“开展面向未来的务实合作”;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对媒体表示,“此次领导人会议是三国共同讨论如何面向未来的重要场合”。

西园寺一晃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三国在“面向未来”方面拥有共同利益,应该本着对下一代负责的态度,夯实“双赢”“多赢”的合作基础,这将有助于实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他认为,日中韩应坚持域内相关事务由域内国家共同协商解决,个别域外国家无权插手干涉。必须强调的是,日中韩三边合作机制不具有排他性,三国同时愿与其他国家建立平等、友好的合作关系。

“国家之间的交往不可能一帆风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笪志刚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有分歧不可怕,找到管控方式就行;有挑战也正常,寻求智慧的破解方法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