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一位衣着简朴的湖南老农拿着一张借条找到了政府,这张借条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大概意思是贺龙元帅在1945年3月借了周莲池420块银元用来购买部队的补给。当政府拿到这张借条的时候,也实在是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方面是因为时间久远,借条上的两位如今都已经不在人世,很难确认。另外就算借条是真的,那么又应该补给这位老农多少钱呢?最后事情是如何解决的?今天老闫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正题开始之前,新来的朋友别忘了点点关注,既方便回顾往期内容,又不错过之后的精彩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借条鉴定书

借条的真假难辨

这位老人名叫周炎光,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借条是在整理族谱的时候发现的。周炎光看见借条的时候还是非常震惊的,因为借条上不仅有老父亲的名字,还有贺龙元帅的落款。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以前自己家里竟然这么有钱,竟然可以拿出420块银元。而这件事情父亲一直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

在周炎光的印象中,家里一直都是一贫如洗,就算是如今周炎光自己也都还过着拮据的生活。当年父亲周莲池在弥留之际,曾经告诉身边的儿女们,如果以后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可以将族谱中的纸条交给政府。说完之后也就撒手人寰了。

因为在说最后几句话的时候,父亲已经气若游丝了,周炎光就只听清了族谱两个字,事实上并没有听清楚父亲讲的是什么。父亲去世之后,周炎光也就没有再纠结这件事情。直到后来收拾族谱的时候,才发现了这张借条,恍然间才明白当时父亲说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政府人员看到这张借条之后,也很是诧异。因为署名的贺龙元帅,这件事情非同寻常。但是仅凭字迹很难确定这张借条的真实性,再加上两位当事人都已经去世了,借条背后的故事更加是无从考证了。

当时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生活水平的确比较困难。当时部队中也有规定,不可以随意拿老百姓的东西,哪怕是一针一线。所以每当八路军接受百姓馈赠的时候,都会写下借条,签上自己的名字,等到日后百姓可以拿着借条去到政府兑换。也正是因为红军这样有借有还的做事风格,使得红军在长征的途中受到了百姓的拥护。

每当遇到难关到时候,百姓们都会主动站出来帮助红军度过难关。红军在长征途中大部分的食物其实都是来源于百姓的支援。纵使当时不能立即偿还,也都会写下欠条,签上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龙

只要借条上的名字在国家档案库里有,政府都会兑现当年的承诺,给予老百姓应当的补偿。那些借条还是比较好辨认。但是周炎光拿过来的这张借条,虽然上面贺龙元帅的字迹是真的,但是字体却是简繁交替的字体。要知道,简体字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始普及的。除此之外,借条上的文字也令人有些费解。借条上写着:“周莲池借给八路军420银元,生猪一头以及一些零钱和粮食。”标注的日期是1954年3月,除了贺龙的名字,还有一位叫做陈菊生的印章。

这张借条在当时也引起了比较大的热议,很多人认为这是周炎光伪造的,想要以此来骗国家的钱财。中央也介入调查了这张借条的真伪。其实早在周炎光看见这张借条之后,自己也去到了贺龙的多个纪念馆,想要鉴别这张借条的真假。但是一无所获。随着年龄的增长,周炎光也没有精力再去求证这件事情了。于是,就委托给了邻居吴佑元去调查。

真相大白 水落石出

就在2014年,吴佑元去到四川出差的时候,看见了一篇关于“向轩”的报道。这个向轩是一位老红军了,曾经是红军里最小的战士,他的母亲也是红军,曾经在怀着他的时候就奔波在前线打游击,后来向轩出生之后也一直跟随母亲到处奔波。在其五岁的时候,和母亲一起被国民党关押了起来。后来,向轩的母亲被枪毙了,向轩因为年纪还小逃过了一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轩

从监狱出来之后,向轩就一直跟随着贺英一起生活。贺英也就是贺龙的大姐,论辈分,向轩称呼贺龙为舅舅。后来,因为被叛徒出卖,在敌人的围攻下,贺英知道已经没有机会再逃走了,就帮助向轩逃了出来,将一些信物和路费交给了向轩,自己回去拖住了敌人。从此之后,向轩就开始跟着贺龙一起生活,经历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向轩活着的消息使得吴佑元十分兴奋,因为和贺龙关系密切,应该会对这张借条很清楚。于是,吴佑元告诉周炎光,只要找到向轩,这张借条的真伪也就知晓了。虽然有了一定的方向,但是要想找到向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于是,周炎光再次拿着这张借条找到了中央,将自己找到这张借条的经过,以及想找向轩的事情都告知了中央。最终,在中央的帮助下,周炎光找到了向轩,并且将借条拿给了向轩查看。向轩从小就跟随在贺龙身边,在看见借条之后,一眼就辨别出借条上的签字是贺龙的亲笔字。

关于借条上陈菊生的印章,向轩也是十分清楚。他告诉周炎光,陈菊生是当时贺龙部队里的后勤部部长,借条上的印章和贺龙的签名都是真的,但是这借条并不是贺龙本人写的。借条是当时贺龙的部下廖汉生和贺炳炎在经过邵阳市的时候写下的,后来拿给了后勤部部长陈菊生和贺龙进行审批,然后才又交到了周莲池的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龙

而关于借条上的简笔字,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很早之前,简体字就已经在民间开始使用了。我国的著名文字改革学家叶籁士之前就做过统计,在《简化字总表》中的2274个简化字中,比较常用的有521个,而在这之中有101个是在解放区和建国之后才出现的,剩余的420个字早在解放之前就已经开始使用了,最早的甚至都能追溯到先秦时代。

我国的简化汉字可以说是由来已久,从甲骨文、金文再到后来的楷书,简体字就是楷书的简化。历史上,秦汉时期是汉字大变动的时期,楷书也就是诞生于这个时期,随之而来的就是简体字的问世。

近代中,汉字简化运动主要起源于太平天国运动,因为当时参加运动的大多都是社会底层的农民,为了提高大家的识字率,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所有文件都采用了简体字,甚至连当时的玉玺都是简体字,当时使用的简体字有80%也一直沿用到了现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借条

另外,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更多的人只记得当时流行白话文,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运动,那就是文字的简化。众多证据都已经足以表明,当时借条上出现简体字是一件不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

为此,向轩还特意写了一封证明信来证明这张借条的真实性。这样的结果一出,引起了一片哗然。于是,有不少人想要出高价从周炎光手里买走这张借条,但是周炎光都一一拒绝了。这张借条不仅仅是一张借条,背后还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见证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同心的情形和事实。同时还有着贺龙元帅留下了真迹,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不应该属于个人所有,更应该上交给国家。

国家的补偿,借条的意义

根据借条上的日子,那是在抗日战争的最后一年,同年贺龙也被选为了中央委员。早在1944年11月,贺炳炎和廖汉生带领着部队和新四军的第5师进行汇合,就在南下的途中,八路军的后勤供给消耗的差不多了。于是就在路过邵阳市的时候,这才向周莲池借了银元和粮食来化解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路军

420块银元在当时那个年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周莲池一下子竟然可以拿出这么多的钱和粮食,可见家庭条件殷实。在这种情况下,更是可以对八路军义不容辞地伸出援助之手,精神难能可贵。日后,自己更没有拿着这张借条去找政府兑现,其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是常人可以比拟的。

甚至是将这张借条放了起来,没有对任何人提起炫耀过这件事情。直到解放战争之前,周莲池家中条件也都还算是可以,解放战争之后,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周莲池家里的经济状况才开始受到影响。但是周莲池并没有抱怨,一直是听从组织和国家的安排。

但是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失去了启动资金的周莲池很难再东山再起了。自此之后,一家人也就开始过着比较拮据的生活。但就是这样,周莲池也没有将这件事情告诉家人,没有向政府索要任何的补贴。

孩子们在这样的家庭条件下出生,之后的生活也是一直过得都比较困难。再加上,因为自己生病,孩子们更是拿出了毕生的积蓄来为自己看病,周莲池作为父亲看到孩子们的艰辛,心里是十分难过的。于是这才在临终之际,将借条的事情告诉孩子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氏族谱

借条虽然是被证实是真的了,但是当年的420银元,如今又该给予周炎光多少补偿呢?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物价也是不断地上涨,货币持续贬值。如今的420块和当时的420块有着天壤之别。

一枚银元在当时是可以买上几十大米或者是十来斤质量上乘的猪肉的。当时在饭店做学徒,一年的工资才8银元,而那些奔波在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打仗的军阀士兵一个月的工资也才5银元,可以想象出这420块银元在当时是多么雄厚的一笔钱财。据说,当时鲁迅先生在北京买的四合院花费了3500块银元。这些都足以说明,银元在当时的购买力是多么强大。这还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

在小城市里,银元在当时的购买力则更大一些。三四块银元就足以买上一晌地,也就是三亩。差不多一家人的温饱问题就解决了。在证实这张借条是真实的之后,相关部门也通过一系列的换算,考虑了多个方面,最终将足足伍万元拿给了周炎光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银元

周炎光老人收到之后非常开心,并不是因为这五万块钱,而是因为国家授予了父亲周莲池“爱国人士”的身份。要知道,这张借条的价值其实已经大于了借条本身。就像是很多文物古玩,随着时间流逝,更重要的价值来源于它的收藏意义,这张借条也正是如此。

建国之后,有很多的百姓都拿着借条找到了政府,在进行一一核实之后,有的被销毁了,有的被国家收藏了。但是一般是不允许个人进行收藏的。但是这张借条不一样,国家特别允许周炎光自己进行收藏,也算是对其父亲当年善意之举的安慰和鼓励。后来,周炎光也是表示不会将借条变现,将会和族谱一起作为家族的骄傲世世代代的继承下去。

这张借条不也恰恰告诉我们,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人民军队的胜利,在其背后更有着无数的百姓作为后盾,作为支持。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应该感谢在那个年代,无论前线还是后方,做出过任何贡献的有名或者无名的先辈!并且将这样的精神传承下去,怀揣着一颗炙热的爱国的心,始终将集体利益放在个人私欲的前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轩的证明信

本期就到这里了,欢迎各位朋友留言讨论,喜欢本期的朋友也可以给老闫点点关注,感谢您的观看,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