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乃清,闵行区文史专家。长年研究乡土历史文化,著有《上海闵行文史丛书(第一辑10卷,第二辑11卷)》《人文闵行丛书4卷》和《上海闵行非遗丛书》10多卷。史海钩沉,“今日闵行”与张乃清老师携手推出“乃清叙史”,让我们在一段段闵行史话中,感受江南人文的魅力——

20世纪30年代,位于今闵行区马桥镇俞塘村的江苏省立俞塘民众教育馆成为上海西南乡文化中心,建有面积硕大的俞塘大操场和民众教育馆教学楼群,气势夺人眼球,是北松公路俞塘段的地标。这里就是“上海郊区抗战壮丁俞塘集训地旧址”,是闵行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又一个革命史迹纪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桥俞塘革命史迹纪念地”纪念碑

民族危难,人生选择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面临国难当头,各地发出抗日救亡呐喊声。而白色恐怖笼罩上海滩,共产党人处境艰难。

1934年初,受陶行知派遣,年仅20岁的张劲夫以“张新夫”为名到俞塘民众教育馆工作,当时他已加入党的外围组织“左翼教育工作者联盟”,将相关指示在俞塘贯彻落实,组织“小先生”活动,编写时事歌谣,编辑《社教通讯》杂志,激发乡人爱国情怀。1935年10月,张劲夫任《海燕报》主编。1935年12月,经晓庄学校同学王洞若(上海地下党临时工委负责人之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2月离开俞塘,调任“上海国难教育社”总干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4年初张劲夫来到俞塘,次年冬季“提着头加入共产党”

1934年9月,冯国华到俞塘主持民教服务人员培训班工作,发表《告全体同学书》,谈读书做事爱国一体化。1935年1月起,与张劲夫一起创办“乡村新生活实验区”。1936年4月起,冯国华赴镇江登云山接受三个月正规军事训练。这是一次青年精英的聚会,一场浴火重生的磨炼。眼看国难临头,冯国华全身心地学习武艺,磨练意志,迅速地由文质彬彬的“校长”蜕变为英气勃发的“铁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国华《告全体同学书》

誓师抗战,共赴国难

1936年10月起,松江专区(涉沪郊九县)“壮丁训练教练员学习班”在俞塘举办,冯国华受聘为教育长。第一期各中心民校校长、教员参加。第二期各乡镇民校校长、教员参加。

1937年3月15日,在冯国华的支持下,《社教通讯》月刊发表顾振的《壮丁义勇队队歌的试作》一文及歌谱。顾振,字真火,陈行人,时任瓶山分馆军事教员(后任抗日游击队负责人,为革命烈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顾振《壮丁义勇队队歌》

1936年11月,俞塘举办第六届“菊花大会”,轰动沪上。俞塘大礼堂门首有彩牌楼一座,惹人注目的对联是:“听枫叶萧萧莫忘国难,看菊花挺挺愧煞汉奸。”这是冯国华所撰写的诗句。

1937年4月清明时节,俞塘民众教育馆组织举办“第一届俞塘桃花节”,在大操场放映了故事影片《共赴国难》,片中壮烈的淞沪抗战事迹,再次激起人们抗日救亡的热情。

1937年6月,冯国华组织施教区上千名青年壮丁骨干,在俞塘大操场进行“义勇壮丁队训练大会操”,立志迎战日寇,声势浩大,振奋人心。上海《东方杂志》特作图片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俞塘壮丁队训练大会操

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役爆发后,冯国华迅速组织举办“战地服务训练班”。消息传开,沪郊各县的失业教师和失学青年500多人,纷纷赶到俞塘受训。在此基础上,冯国华组织起一支支自卫游击队。

1937年9月10日,侵华日军飞机的炸弹在俞塘炸响。俞塘民众教育馆立即建立“马桥抗日爱国救亡联合会”。11月4日,日军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疯狂杀来。冯国华率领受训人员,迎着战火,冲上抗日前线,为战地输送弹药、运送伤员。

除奸抗暴,乡魂永存

1938年6月至10月,俞塘民众教育馆及钮永建故宅遭日军劫掠,馆舍被化为灰烬,成为焦土。长期坚持国民自强教育的马桥民众收集战场遗留的武器,或筹资购买枪支,组织起一支又一支自卫游击队,活跃在北松公路及周边地区。

冯国华撤离俞塘后,隐居在上海大世界附近的一个小旅馆里,指挥着他组织的各地游击队。1938年10月6日深夜,率队夜宿泗泾石宅时,遭日兵包围。终因众寡悬殊,弹尽援绝,壮烈牺牲。2020年9月,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冯国华名列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国华殉难报道

“马桥之子”严同宇19岁离乡,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起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同时关注着家乡的安危。193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商务印书馆支部委员。1942年6月,因叛徒出卖被捕。10月11日被日伪势力折磨致死。

1938年7月起,翁汤铭等率本地区抗日自卫游击队神出鬼没,在马桥集镇、俞塘村、荷巷桥等地持续袭击伪“维持会”,惩处汉奸,鼓舞民众,迫使日军退出马桥驻地。上海《申报》《文汇报》时有相关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9年1月26日《申报》报道

1938年7月《文汇报》记载:马桥镇鞋店的沈阿福父子加入游击队,被日军在家中抄获枪支而拘捕。沈阿福跳水图逃,被日军射杀河中。其子沈铭铨年甫二十,被解至俞塘乡日军部之际,且行且歌,声闻四野,直至饮弹气绝。

从俞塘冲杀出去的受训人员,大多成为各地自卫游击队成员,其中有顾振、翁汤铭(马桥水落桥翁家人)、王宝道(马桥俞塘人,战斗在浦东地区)、徐新舟(莘庄翁板桥人)等成为知名游击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9年2月16日《申报》报道

2021年9月30日,在第8个国家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为继承英烈遗志,弘扬抗战精神,马桥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在俞塘“抗日壮丁集训地”旧址特立“马桥俞塘革命史迹纪念地”纪念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国华烈士女儿和顾振烈士女儿在俞塘相聚

目前,俞塘村正在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点。为弘扬抗战精神,赓续红色文化,迎接2025年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马桥镇将在俞塘村创建“上海郊区抗战壮丁俞塘集训地旧址”史迹纪念地。

作者:张乃清

编辑:方佳璐

初审:汤婧娴

二审:石思嘉

终审:茅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