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步走进河北沧州南大港湿地,水清草绿,微波粼粼,此起彼伏的鸟鸣声传入耳际。举目四望,在不远处,几只灰雁“家长”正带着“孩子们”散步。在较远的地方,通过观鸟望远镜可以看到,3只雏鸟正在鸟巢里安静休息。

南大港湿地是重要的鸟类迁徙驿站和繁殖地,5月正值鸟类繁殖高峰期。今年,黑天鹅、苍鹭等10多种鸟类在这里繁衍下一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天鹅和雏鸟。宋文峰摄

“今年幼鸟孵化总数近千只,创下近年来的新高。”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孟召蕾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年苍鹭和三只幼鸟。宋文峰摄

近年来,南大港湿地保护部门通过采取围堤清理、水系连通、大面积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措施,改善提升鸟类栖息、繁衍生态环境。同时,积极探索“智慧保护”机制,建设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一体化平台,形成“AI智能监控+人工精细管护”双轨制模式,实现全天候不间断监测。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时监测数据,作出精细评估,适时调整管理策略,为鸟类在此栖息、繁衍、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目前,南大港湿地内鸟种类已达269种,其中包括丹顶鹤、东方白鹳等16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以及大天鹅、灰鹤等5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黄骅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 | 人民日报

编辑 | 张孟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