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郑梧沐,艺术媒体“八链名人”主编

莆田市区绶溪公园内,伫立着一座建于宋朝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的延寿桥,它由坚固的石头所建,历经近千年的风雨洗礼,古韵犹存。除了这座宋代石桥,公园两岸更是繁花似锦,荔枝、杨桃、三角梅、荷花、虞美人等各种花草树木,五颜六色,形态各异,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

漫步其中,仿佛进入了一个闲适的世外桃源,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正如诗句“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所描绘的那样,花儿们静静地绽放,又悄然凋落,那种美,自然且宁静,仿佛能听到花瓣轻轻落在心上的声音,如同湖面上的波纹,轻轻荡漾,传到很远的地方,我想,这种感受也许是每一个追求内心平静的人内心深处最真挚的共鸣。

面对着这一切,莆田知名画家曾国防有感于心,把自己眼中所见之景,心中所藏之情,以岩彩画的形式进行表达,把最美的一刻永久的保存在画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绶溪公园》 岩彩画 66cm×45cm 曾国防 2024

这幅《绶溪公园》岩彩图诞生于甲辰龙年(2024年)春,从画面来看,主要有三种颜色:粉色×黄色×灰黑,这三种颜色让画面充满与众不同的风格。粉色和黄色,表达了春天万物充满生命力,阳光,蓬勃发展。粉色和灰黑色,给人一种高级、时尚感。灰黑色和黄色,营造一种低调且引人注目的效果。从颜色搭配来看,倾注了画家曾国防不少心思,展现了他对绶溪公园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绶溪公园》局部图 曾国防画作

值得一提的是,上面这些颜色是基于它是一张水墨中国画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色、上岩石颜料。《绶溪公园》图最初的版本是一张水墨画,近景描绘了古树、亭台和房屋,远景则采用虚化、留白的手法。特别是远景的留白,给人一种无尽的想象空间,到底是河流湖泊,还是清晨白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绶溪公园》局部图 曾国防

很多人可能对岩彩画不是很熟,为什么画好了水墨中国画后,还加了岩石颜料。就像我开头讲的,宋代石桥延寿桥历经近千年古韵犹存,岩石颜料可以让一幅画千年不褪色,《绶溪公园》的美值得被永久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绶溪公园》局部图 画家曾国防

岩彩画,主要以矿物质颜料为绘画材料,曾国防这张《绶溪公园》图主要的两个岩石色料就是粉色和黄色,整个画面用了不少。

岩彩画作为一种古老的绘画形式,其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步。我们的祖先在跟大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了自然界中可以获取各种颜色。将它们涂在身上,模仿野兽图案,以隐蔽自己。

后来为了记事或信仰,他们用矿物颜料在岩石上或写或画,从而形成了人类最早的美术作品——岩画。再后来是陶器用上了岩石颜料。岩画、彩陶,共同构成了石器时代的“岩彩画”。

随着历史演进,青铜器和铁器时代相继到来,大致对应商周到汉代。这时期的“岩彩”虽然相对沉寂,但仍不乏精彩之作。

而从汉代开始,“岩彩画”迎来了一次革命性的飞跃。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海外的众多矿物颜料传入了中国,大大丰富了绘画的色彩谱系。同时,佛教等外来文化也随之传入,孕育了包括壁画、造像在内大批美术作品。其中以敦煌地区的石窟群为代表,这里的壁画跨越千年,见证了岩彩壁画的繁盛。

到了唐朝,岩彩画达到了技艺与材料制作的巅峰。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岩彩画在宋代至明清时期逐渐沉寂。但近年来,岩彩画在中国重新焕发生机,美术行业开始重视和认可岩彩画,在大众眼中,岩彩画的知名度也日渐提高。各大知名美院院校也相继开设岩彩画专业,进行专业性教学。

岩彩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作品历经千年,颜色依然鲜艳如初。如敦煌莫高窟壁画、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便是最好的例证。然而,天然矿物颜料的价格普遍较高,其中,由青金石制成的群青颜料,更是因为原石产量稀少、运输困难以及提纯工艺繁琐,价格曾是同质量黄金的5倍。

因此,网上有人戏言,岩彩画为“能让人倾家荡产的艺术”。与水彩、油画等相比,岩彩画的材料最为复杂且昂贵,没有之一(除了真石漆漆画)。

所以,当遇到一幅好的岩彩画,画家或者画商的高报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毕竟成本摆在那,好的岩彩画自然值得收藏,不分画种。

艺术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国防

曾国防,1969年出生,福建省莆田市人,职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莆田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莆田市秀屿区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莆田市第七届政协委员,莆田市秀屿区第五届政协委员,莆田画院画家,吴道子画院特聘画家。

作品多幅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展。入选国展作品主要有:《界外新城》《溪山有路》《凌云御风》《溪山无尽》《居谷含氤》《故里境新》《绿水青山白云深处》。

2023年10月,曾国防首个大型个展“无尽胜境——曾国防彩墨画作品展”在莆田市群众艺术馆举行,指导单位: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单位:莆田市群众艺术馆、莆田市画院、北岸宣传部、曾国防美术工作室。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