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老的达城,依巍巍凤凰山而建,傍滔滔州河而立,号称龙凤之城。以水泛舟,曾是达城主要的运输方式。汉渝公路没有开通之前,州河堪称达城的交通命脉,船只穿梭,百舸争流,蔚为壮观。达城因州河而兴旺,码头因水运而兴建。

达城州河曾经有不少码头,但先后都消失了,如今,只留在史书之中,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达城南门码头 1985年 唐富雄摄)

淡出视野的码头

达城素有川东北门户之称,是各类商品集散重地。民国及以前的达城,运出的多是五谷杂粮、山货、黄表纸、丝、青麻、布匹、桐油、水果等,运进来的多是盐糖、煤油、棉纱及百货。水路运输,这自然少不了码头。

码头又称渡头,是为停靠船舶、装卸货物、上下旅客,供应船员食物和船舶燃料,开展船舶维修的一种专用建筑物;是吸引游客的地标。码头,有的是由岸边伸往水中的一条长堤,有的则是由岸上伸入水中的一排楼梯,多由人工建造,个别天然形成。分布在州河段的达城码头,最早何时出现,已无可考。民国及以前达城的码头零乱,无统一规划。新中国建立后,政府着手码头建设和管理。

20世纪80年代编纂的《达县市志》《达县志》记载,达县城区有野茅溪码头、滩头街码头、花码头、南门码头、盐码头、菜码头、回水沱码头、纺织厂码头、锅罐厂码头、二号桥码头、电厂坝码头、造船厂码头、造纸厂码头,达钢码头、阁溪桥下码头等,最大的码头,当数南门码头、滩头街码头和菜码头。

1972年,达县航管站根据功能,将城区码头划分为装卸码头、沙石码头、危险物品码头、货船停泊码头、空船停泊码头、粪船码头、揽载船停泊码头和机动船停泊码头。滩头街码头、电厂坝码头、南门新码头、塔沱码头为装卸码头,二马路至通川桥、电厂坝至幺卡子、下金华滩至南门渡口码头、塔沱至大龙爪为沙石码头,肖公庙汽车渡口、小龙爪中坝为危险物品码头,南门新码头至月台为货船停泊码头,月台至花家(椒)巷为空船停泊码头,花家(椒)巷至菜码头为粪船码头,菜码头至黄桷树为揽载船停泊码头,立石子至困牛石为机动船停泊码头。除洪水期外,平时一切船只必须按规定地点停泊。

南门码头是达城最具有客货功能的码头,民国时期,达县船帮公会、船运公会共同出资在南门口修建简易混合码头一处。1970年,达县地区拨款7万元,在南门口修建新客、货码头各一处。南门客运码头,从水域到陆地段,建30多级梯形石级,在距离客运码头20多米处,建斜坡形石板路。货运码头长30多米,水深2米,可停泊小型机动船和中型货船。

电厂坝码头是解放前公路汽车渡船所在地,通川桥通车后,改为装卸码头,专区火电厂(原在南城仙鹤路)起煤处,“大跃进”时期扩建成大件重件物资装运点。野茅溪码头,1742年曾建有孤贫养济院,1951年改造为粮食仓库,并在仓库河边陡岩上安装皮带运输机,为粮食装卸专用码头。

从掌握的情况看,从1963年开始,达城码头陆续停止使用。2017年8月1日,为实现州河城区段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南门口、二马路、画眉石等码头也最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门码头 郑景瑞拍摄于2016年)

码头外“浪里白条”

古人云:往来不穷谓之交,畅行无阻谓之通。人们交往、货物流通,彼此能够通达无阻,这就是交通。解放前的达城,陆上运输靠人力,但困难较多,比较起来,木船运输显得优越,因而水运业务较为繁忙,运量也多于陆运。

达城水运的船型因年代各异,有黄豆壳、舢板船、四脚蛇、老木鳅、高架子、舵笼子、滚筒子、燕尾船、金银锭、橹船等。清朝道光年间,达城人田必裕研制的舢板船,首尾仰而小,前无艄,后无舵,轻如一叶,吃水不深,回转灵活,适航于石盘长、滩险多、航道狭窄且弯曲的河段。1949年,达县有木船 250多只;1953年有长途船577只,短途船200只。1958年,专区航运公司从重庆购回钢质机动船一艘,命名为先锋号201轮,开机动航运先河。接着,专区粮食局购回机帆1号、机帆2号,商业局购回渠江1号等机动船,相继开展客货运输。

解放前完全是个体经营,钉造木船出售的叫船户,买船营业的叫船民,大多是一户为主,小本经营。20世纪50年代,成立通川社、渠江社和五一社3个木船社。五一社主要在巴河石梯、桥湾那一条航线;渠江社主要是长航,达县到重庆、合川这一段;通川社主要是短途,过河船、到三汇的客船。从事水上运输的船民,水里来水里去,有人称之为“浪里白条”。

“浪里白条”干的是件辛苦事,1935年的省报记载船工生活是“衣无冬夏,仅破袋或烂布一件,只能遮蔽身体。夏则赤身蓬头,冬则十有九病,且终日不得一饱,亦有间日而食者,但不久,身败力枯。”到了解放后,则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就是在生活紧张的时期,国家每月按时定量供应,桡工41斤,船长37斤。因待遇好,不少人都愿意到水上来,曾流行“不嫁排长连长,只愿当个船老板娘”“钵钵装肉碗装酒,子子孙孙不丢手”“栽肥田不如开瘦店,开瘦店不如推烂船,久客当驾长,久驾船当客商”的顺口溜。有的一家几代人都在船上。

五一社的邓士金,十二三岁就到了水上,当过船长。据他回忆,驾船到合川,下水至少半个月,上水要一个多月。船上的男男女女都很辛苦,遇到险滩峡谷,不管身体如何都要下去拉船。因为他驾的船大,只有涨大洪水的时才能进入南门口停靠,也是在这个时候才能回家。修建湘渝铁路时,他还拉过来勘察地形的首长。船民中有不少女同胞。李平惠14岁就上船,与男同胞一样风里来雨里去,弃水登陆后,在渠江包装厂拉过板车,送货到过火车站、梁家坝,后来到车间,开过机器,从事印制工作直到退休。

码头衍生的行业

码头兴,行业旺,从业者众多。1946年,达县从事商业人员15205人,从事交通运输人员达1980人。本地商业的逐步发展和内迁商人的到来,促成银行业的兴起,较大的银行有美丰银行、川康平民银行、永利银行、江津农工银行、县立银行、四川银行、中国农民银行等。当时,国民政府粮食部长徐堪曾指令达县商会成立达县米粮业联合购运总社,以便将川东北各县米麦纳入总体运输。运粮极盛时,达县港每天发出粮船35至40只,运粮总量达55万斤左右。达城较大公司、商号有太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渠江矿冶股份有限公司、通川公司、巨通公司、恒泰公司、达达公司、义源商行,鉅元商号、昆仑公司等。随着水运业的发展,负责航运管理、运输和水上治安的达县最早的行会组织——达县王爷会也应运而生。

达城大的码头周边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餐馆、旅店等。据《达县市饮食服务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从滩头街码头到木厂街的沿河一带,有饮食店、旅栈、茶馆、理发店、洗染坊达120家。其中,餐饮业41家,旅栈业48家、茶社业19家,理发业7家、洗染业5家。与南门码头相连的鱼市口,就分布着5家茶馆。这些茶馆主要是以卖茶为媒介,为生意人洽谈生意提供方便,常常茶客满座。紧靠南门码头的便民旅馆,最初为李伯川的云川旅栈,先后改名大昌旅馆、胜利旅馆、大众旅馆二门市、便民旅馆。南门旅馆是为适应水上客商需要而设,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跃进旅馆。兴隆旅馆以住重庆船民为主,1972年划为大众旅馆四门市。二食堂紧邻南门码头,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船民和客商的主要饮食点,甚为繁华。解放初期的滩头街河坝里,从事私人饮食业的达8家,开设私人旅栈的10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门码头沙船 1986年唐富雄摄)

老人留下的码头记忆

锅厂梁上的彭安元老人记得,滩头街码头船很多,有小河嘴、岩咀河、高家坝、渠县等地来的船。小时候还爬到运柑橘的船上偷过柑橘吃。滩头街码头坝坝是个石盘,这里有卖面筋团、米面、肉丝的。卖青冈柴的,将柴摆在坝坝上,买卖做成了,卖家送到买家,码归一,卖不完的就挑到柴市街去卖。从黄葛树到二马路公厕处,水深得很,他经常在那一带游泳,时不时还游到对岸。花码头其实是条街,两层楼,那里有收棉花的。花码头的上游,有七八个卖盐巴的摊子,用篾条编的簸箕摊起卖,称斤数,十六两秤。

解放前,南门码头是城内居民取水的地方。1944年,在南门码头的台阶上用条石砌一个长宽各3米、深1米多的大滤水池,规定挑水工人挑一担水倒进滤水池后,然后再从滤水池里挑走一担水。南门码头对面,有一石头立在河中心,人称立石子,高16米,是天然水位标志,船民称之为神石,过这里必备香烛果品祭祀,保航行安全。南门渡口,以此石为水位警戒标志,凡洪水涨过立石子,停船封渡。该石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人所毁。

菜码头在箭亭子河边,过去以渡为主,也曾有部分短途揽载船和粪船停泊。高占魁回忆,解放前,河市等地运来萝卜等小菜在这里卸货,便得名菜码头。粪船也在此停靠。这里还是一个砍脑壳(杀人)的地方。红旗大桥建成后,菜码头废弃。

本期讲述人

郑景瑞,男,网名下岗职工,达州市教育局副县级退休干部,四川省巴文化研究会理事,达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达州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达州市文化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达州市巴文化研究院特聘市内专家,通川区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出版专著《达州老城记忆》《达州老城往事》,参与或独立编纂多部志书、年鉴,公开发表作品100余万字。

把你的龙门阵摆给大家听!

这里,便是“达城茶馆”。

投稿邮箱:tongchuanxinfeng@126.com。
(请在邮件标题上标注“达城茶馆”——xx/文)

编辑:刘恒玥

编审:张 爽

总编:肖晓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