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亭林人民法庭审判员 干华丽

“问题都是可以谈的,但你必须要亲自去看看爷爷奶奶,咱们必须把这断掉的亲情续上!”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法官干华丽在电话中发出了一份“强制”上门的邀请。

电话的那头是案件的被告,还在上大学的他因为爷爷的起诉心中已有隔阂,而他也已经很久没有去过那个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过的家。

是什么让昔日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心生嫌疑,又是谁挽救了变淡的亲情?这起家事纠纷的原告是一对年逾七旬的老夫妻,五年前儿子意外去世获赔50万元死亡赔偿金,赔偿金交由前儿媳(以下代称甲女士)保管至孙子名下。但随着孙子读书搬离、双方走动越来越少。2023年6月,爷爷经历开颅手术,瘫痪在床,安装心脏起搏器加上原本的帕金森综合征,已经花去30多万元积蓄,而且奶奶老年丧子后抑郁症加重,平日医药费开销巨大,家中已有负债10万元。为赔偿金及拆迁房分割问题,他们将甲女士和正在就读大学的亲孙子一纸诉状告上法庭。

这个案子并不复杂,如果要判决也属简便,但一纸判决下来,这个家就真的要散了。要根治变淡的亲情还是要靠调解。干华丽几经周转,终于和甲女士、孙子取得了联系。甲女士对老人起诉的举动颇有微词:“孩子以后读书、工作、结婚要用钱的地方很多,老人自己也有积蓄,怎么来惦记留给孩子的钱呢?”

原来,甲女士和孙子对老两口的生活状况和经济状况存在许多误解。于是,干华丽将调解地点选择在老人居住的家中。这不仅是考虑到爷爷瘫痪难以下床,行动不便,还要让甲女士和孙子亲自去家里看一看老人的现状,这才有了开头的那份“强制上门令”。

只见动迁安置房中,靠背椅和农村长板凳三三两两,瘫痪在床的爷爷几乎丧失沟通能力,躺在客厅唯一能够照到阳光的一角,旁边放着一沓厚厚的病历本和出院小结。

一踏进家门,甲女士和孙子就被眼前的景象镇住了。干华丽看到孙子走到爷爷的病床前,便上前问道:“你有多久没来看望爷爷奶奶了?”孙子默默无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看到此种情形,干华丽赶忙将双方拉到一起,奶奶将家里的困难、内心的想法如实地与小辈沟通。经过开诚布公地交流,甲女士和孙子答应银行存款到期后马上支付给老两口,两套拆迁房各得一套,一家人消除隔阂、互相体谅,仅仅不到一个小时就顺利解决了案件。孙子还连连许诺今后一定会多来看望爷爷奶奶,工作后也会承担起赡养爷爷奶奶的义务。

一个月后,正值元宵佳节,干华丽结束上午的庭审,匆忙吃了一口午饭,就又拎着特意准备的汤团冒着小雨去看两位老人,她始终牵挂着他们的身体和案件的履行。两位老人对干华丽的来访既吃惊又感动。而更让人欣慰的是,孙子在这阖家团圆的日子里也主动来探望老人。

从事审判工作20余年,干华丽深深体会到,判决不是家事纠纷的最优解,如何消除因矛盾产生的隔阂,再续亲缘,考验着法官们的智慧。

来源:人民法院报

记者:蒋梦娴|通讯员:韩 露

编辑:邢天然 杨建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