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研制出首台350nm光刻机的消息冲上热搜,不少网友笑称“俄罗斯已经失去了创新能力”,其实这是一个严重误解和傲慢的偏见,这台光刻机只是俄罗斯重振电子芯片产业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意义并不亚于紧随美国研制核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美西方没有对芯片进行制裁时,俄方与中方一样,被鼓吹“全球供应链”,因此无论在芯片产业,还是在人才方面都是典型的”拿来主义”。一方面是国内大肆流行的“造不如买”,另一方面是年轻科学家流失海外。

直到俄乌战争打起来,美西方祭出1.5万项以上的制裁清单,俄方才发现就连一个在国外被当成玩具的小型无人机都很难批量生产,有些及其普通的芯片都无法进口,使用被淘汰的芯片或者二手芯片都有被制裁的瓶颈。长期的忽视造成了危机到来之后的被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俄方投入巨资加大电子芯片行业的研发投入,希望未来几年自力更生。俄方的光刻机生产计划是从2022年年初开始的,计划在2028年前开发出ASML技术体系用10年才完成的可用于7nm制程技术。

2年后也就是2024年5月,俄罗斯宣布首台光刻机已经制造完成并正在进行测试,但是因为制程只有350nm,相当于英特尔1995年推出的Pentium 120MHZ处理器(P54CQS)水平。因此网友们对此十分不屑,认为俄罗斯的光刻机落后了西方30年,其科研能力真的不怎么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确实,俄罗斯曾经想与欧洲深度绑定,其国内的科研工作者纷纷投身海外,研制经费被大规模削减,像极了咱们80年代“造不如买”和“出国留学热”的时期。

俄乌冲突后,据估计,有多达7万名计算机专家被突然出现的“商业和政治气候的冰霜”所吓倒,并离开了俄罗斯。仗还没打,科研人员跑了这么多,不能不说教训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到以一国之力对抗美西方军力的时候,很多东西就彻底暴露问题了。还好,俄罗斯也没有继续寄希望于求助他国,而是自主研发。

俄罗斯的目标是,计划2026年实现65nm的芯片节点工艺,2027年实现28nm本土芯片制造,到2030年实现14nm国产芯片制造。现在研制的350nm光刻机还不能满足这个计划,但是却可以满足一些领域使用国产光刻机的需求。

现在俄罗斯登月是双管齐下,一方面不断研发国产光刻机,另一方面在逆向工程的推动下提高芯片自主生产能力。虽然过程很艰辛,投入巨大,但是不得不说这是稳定供应最靠谱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俄罗斯光刻机的研发进展很缓慢,但是俄罗斯科学院旗下应用物理研究所声称将在2028年造出可生产7nm芯片的光刻机。也许在没有专利限制或者逆向工程禁令的情况下,俄罗斯真的可能“弯道超车”,也可能不如人愿。

但是,至少有两大改变:

第一,俄罗斯会加大对芯片产业的投入,长期的光刻机、芯片设计和制造、下游产品应用方面会显著提升自给自足水平。另外在此期间会培养大量的年轻科学家,为以后持续研发芯片技术建立人才梯队。

第二,逐步打破阿斯麦、尼康在光刻机领域的“科技霸权”,美西方逐渐无法拿着芯片到处“卡脖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换句话说,俄罗斯从零开始研制光刻机,其实才是对美西方科技霸权的强力冲击。其实如果俄罗斯悄悄从其他国家购买350nm光刻机才可怕,因为这意味着俄罗斯根本没有自力更生的勇气。

你想想,其实“摩尔定律”是不是已经失效了?硅基芯片发展是不是已经举步维艰了?帝国主义拿着一台光刻机就能到处耀武扬威的时代是不是要过去了?

往后展望20年,美西方最担心就是自己制造了最先进的东西,结果没人敢买。而自己却造不出物美价廉的同类东西出来。这意味着,他们只能守着金山要饭吃,承受自己错误配置资源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