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化身 (avatar)是虚拟世界中玩家的二维或三维数字图像表征。比如,角色扮演类的电子游戏常常设定了有许多拥有不同外观、属性、技能的化身可供玩家选择,甚至提供了自由定制自己的化身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见的角色扮演类游戏举例

普罗透斯 (Proteus) 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早期海神,他可以自由变换自己的形态以躲避敌人的追捕。玩游戏的个体会受到虚拟世界中所使用的化身的影响,表现出与其相一致的认知、态度、行为等,这种现象被称为“普罗透斯效应”。这样的现象提示我们,玩家不仅仅将化身视为自己与虚拟世界进行交互的媒介,还可能将其视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化身认同 (avatar identification) 这个概念衡量的便是用户在多大程度上把化身看作是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罗透斯画像

为了给“化身与玩家自我概念的融合”提供实证的证据,研究者参考了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领域的文献,如自我相关信息(如面孔、名字等)会在认知任务中得到更好的加工的现象。如果个体确实将化身纳入自我概念中,那么与化身相关的信息也会具有认知加工优势,即“化身优势效应”(avatar-prioritization effect)。

基于此,研究者通过图形-标签匹配任务(shape–label matching task),在英雄联盟(League of Legends)玩家群体中开展了两个实验。该任务首先要求被试学习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与不同的身份标签之间的对应关系,随后按键判断同时呈现的图形-标签配对之间是否匹配。被试在该任务中对不同配对的相对认知加工优势 (基于反应时、准确率等指标) 可以体现出其与不同身份之间的关联性高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验试次流程示意图

实验一

首先探究了化身优势效应是否存在。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研究者在网吧中现场招募了72名英雄联盟 (League of Legends) 游戏玩家作为被试。每名被试首先需要表明自己在游戏中主要使用的化身 (main avatar),随后完成图形-标签匹配任务。具体来说,被试需要学习简单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与自己的名字、化身的名字、熟悉他人的名字 (鲁迅) 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按键判断同时呈现的图形和名字标签配对之间是否匹配。实验一的的结果表明,相对于熟悉他人相关信息来说,玩家对化身相关信息具有认知加工优势,且这一优势效应的量级与化身认同的“importance to identity”分维度,以及心流体验、享乐感、游戏忠诚度、游戏成瘾等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实验二

目的是进一步探究化身优势效应背后的心理机制。研究者招募了71名平时玩英雄联盟游戏的在校大学生被试,并通过操纵自我-化身身份关联性,请每名被试表明与自己高度、中度、低度关联的化身各一个,随后完成图形-标签匹配任务。实验二进一步表明,自我-化身身份关联性可以作为一种心理机制来影响个体对化身相关信息的认知加工。

本研究首次使用图形-标签匹配任务探究了玩家对化身的认知加工优势,为玩家将化身视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提供了实证证据,也对理解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行为具有启发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链接:

Qi, Y., Zou, Y., Peng, K., & Wang, F. (2023). The Avatar-Prioritization Effect among Online Gamers: A Perspective from Self–Avatar Identity Relevance.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Memory and Cognition.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37/mac000009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凯平公众号

责任编辑 | 吴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