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近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称,俄海军885型“亚森”级“北德文斯克”号首次从水下成功发射了一枚“锆石”高超音速导弹。同时俄国防部也指出,根据客观的数据监测结果来看,此次导弹从出水到击中靶标,该飞行总体性能已经达到了设计试验的要求。

换言之,这次俄军潜艇试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不仅取得了成功,而且这也说明俄军潜艇批量换装“锆石”高超音速导弹几乎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而军迷也知道,一旦俄海军舰艇开始批量列装该导弹,那美航母舰队的威慑力就会大打折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从上世纪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海军战略计划来看,美国海军大量列装航母装备,应该走的就是海空兵力和火力投送的远洋战略发展方向;而苏联则是通过大量服役巡洋舰和潜艇,试图借此来阻止和打破美国这种远洋称霸的计划,另外这也是冷战时期苏联大力研制和发展反航母武器的主要原因。换个角度,无论是苏联海军大型巡洋舰,还是其潜艇部队,它们的发展方向和打击目标主要针对的就是美国航母,这一点毋容置疑。否则按照当时其他国家的海军规模和装备来看,苏联海军大可不必一代接一代的研发航母杀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诞生于1958年的P-1型反舰导弹,它长达7.6米,重约3吨,射程90公里,飞行速度0.9马赫,不仅可搭载500公斤的高爆常规战斗部,而且还可携带35万当量的核战斗部。也就是说,当时苏联的计划是仅用一枚P-1型反舰导弹就可击沉大型军舰或航母。

这也是苏联海军多款大型战舰一次携带8枚P-1型反舰导弹的主要原因,6枚常规和2枚核战斗部,一次齐射即可毁掉一个美国航母舰队。接下来还有P-6型远程反舰导弹,它的主要参数与P-1型基本相似,只不过其射程高达450公里,同时也可用于潜艇发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还有P-35、P-40、P-70、P-120、P-500和P-700等型号的反舰导弹,无论速度、威力和射程不仅都有了较大幅的提高,而且最关键的是它们都属于世界著名的“航母杀手”!也就是主要针对的目标即美国航母舰队。

当然,在苏联大力发展反航母武器的时候,美国海军也没有闲着,而是在打造一款海上防御体系,即后期的“宙斯盾”战斗系统,主要用来拦截或抵消苏制反舰导弹所带来的威胁。不过,在这场“矛盾之争”中,苏联虽在战术上更胜一筹,但却在战略上落入了美国的陷阱,最终导致经济不振,国家解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需要特别提一下,在苏联研制反航母武器的时候,美国海军事实上不仅已经实现并完成了它的远洋战略计划,而且还“收益颇丰”。如果对此有疑问,可参考当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假如当时苏联海军的发展思路能压制或抵御美国海军的战略计划,它大可不必在“古巴导弹危机”事件上妥协。这其中除了害怕爆发核大战之外,苏联其实还考虑到了苏美两国海军交锋的结果,也就是说当时已经拥有众多反航母武器的苏联并没有把握能在海战中强压美国海军一头。说白了,就是其反舰导弹在实际对抗中并不占太大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的反舰导弹在实战中并不占优势的主要原因就是其突防能力。比如由于射程的限制,一般苏联大型舰船如果想重创美国航母舰队,就必须先突破其最外层防御圈(500~800公里),也就是到了反舰导弹射程内才有把握击沉美国航母。然而事实上即便不使用中继制导,如果舰船不能突破美国航母舰队的外层防御圈,那么其直线射程不到500公里的反舰导弹基本就是摆设。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方面只能换一种思路,即首先使用可潜射反舰导弹的潜艇实施突防,然后等它足够接近美国航母后,最后发射反舰导弹一击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大力发展潜艇部队并加速研制一款具有强突防力反舰导弹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在缺少大型战舰以及可与美国航母舰队相抗衡的舰群的情况下,俄罗斯只能在潜艇和反舰武器上下功夫。这样做的好处是原有潜艇虽然具有一定的突防能力,但由于反舰武器射程限制,因此它们只能变成孤胆英雄,冒着自己被击沉的风险突破美国航母舰队的防御圈,最终的结果不仅属于同归于尽玉石俱焚,而且其成功率也并不高。但换一种思路,如果舰载武器本身就具备强突防力,同时还能在防区外实施打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这就是俄罗斯加速研制并推出“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同时让潜艇试射该导弹的主要原因。比如目前按照俄方的说法,锆石导弹其速度不仅高达8~9马赫,速度是普通枪弹的两倍有余,而且其射程据说也有1000多公里。这也就意味着锆石导弹一方面可凭借高速突破美国海军精心打造的海上反导网络;另一方面还可在航母舰队的防区外实施打击。

总之,当下无论是小型舰船,还是潜艇装备,只要配备锆石导弹,那理论上它们都拥有重创,甚至是击沉美国航母的能力,反之也可大大降低美国航母舰队的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