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求法院,判处我死刑吧。

被捕后,在镜头面前,韩磊是这样说的,但他真上了法庭之后,却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辩解。

人性很复杂,有善有恶,常人的恶能够控制在一个不过分的范围内,同时保有基础的善意同理心,比如惜老、爱幼,都是社会道德规范中最平常的存在,但凡有一丝良知,都不能肆意伤害反抗能力薄弱的老人和孩子。

但韩磊的犯罪行为却触及到了公众内心痛点,他伤害的是一个仅仅2岁10个月大的年幼女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3年7月23日晚,北京大兴区,李女士推着婴儿车带女儿出来散步,走着走着,她发现孩子似乎睡着了,便低下头查看照料。她没有注意到自己站在了一个车位上,此时一辆小车驶过来,车上坐着两个男子。

副驾驶上的男子便是韩磊。韩磊当时39岁,却已经多次与警方“打交道”,14岁那年,韩磊因为偷了一辆自行车被处以行政拘留,18岁第二次被拘则是因为与人起冲突动手,22岁那年,韩磊又因为盗窃财物数额较大被判处无期徒刑。

1996年到2012年,韩磊都在监狱中度过,直到2012年10月才获释出狱。出狱后的韩磊似乎想重新做人,在母亲的帮助下租了丰台区的一间房子居住,又开起了养羊场谋生,日子渐渐恢复正常,但仅仅过了不到1年,韩磊遇到李女士之后,便再次犯下重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晚,韩磊坐的是朋友李明的车,此前他们和几个朋友一起吃了饭喝了酒,又准备开车去某歌厅消遣娱乐,但当车开到歌厅时两人却没找到停车位,于是调头开到了路对面,此时李女士正带着女儿散步经过这里,婴儿车挡住了小车去路。

“走开!我们要在这里停车。”韩磊的脾气从小到大都极为暴躁,李女士不过是个女子,他自然没有几分尊重,说出口的话十分冲,李女士听到这样的话下意识便皱起了眉头,她哪知道眼前这个男人之前经历过什么,这样不尊重人,她也不想太叫人欺负,和韩磊争了两句。

吵着吵着,韩磊怒气上头竟然推搡殴打李女士,直接甩了她一个耳光,附近的小吃摊摊主和路人注意到这边情形时,韩磊已经是暴怒的状态了,忽然间,他从地上站起来直接冲向婴儿车,车里才2岁的女童小寒(化名)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韩磊抓住高举过头,狠狠摔在了水泥地面。

这一幕看得路人都愤慨不已,他们试图拦下韩磊却没有成功,韩磊推开人群上了朋友李明的车,李明是看到了韩磊作恶的场景的,但他还是马上启动车辆带着韩磊快速逃离了现场,李女士被吓傻了,抱起孩子直哭,在路人帮助下,她将孩子送去附近医院救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孩子的伤太重了,那家医院的条件已经无力救治,孩子被迅速转移到另一家医院,所有人都盼着小寒的生命能被挽留,然而,事发50多个小时后,小寒依然因不治离开了这个世界。

接到报案的警方在案发第二天便将韩磊抓捕归案,开车载韩磊逃离现场的李明也在25日向警方投案自首。韩磊的行为算故意伤害还是故意杀人?

韩磊自己说,他不可能“去杀一个孩子”,案发当晚他喝多了酒,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是一场“突发的意外事件。”

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的严重程度不同,量刑也大不一样,故意伤害罪,是指行为人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4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而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有直接故意杀人和间接故意杀人之分,前者很好理解,行为人有明确杀人目的,他会非常希望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出现;

后者对被害人是死是活,持听之任之的态度,不积极要求,这两者还有个区别是前者存在未遂,也就是蓄意杀人没成功;而后者则不存在未遂,一定是出现了被害人死亡危害结果的。

韩磊说自己不可能想杀一个2岁的孩子,但谁都知道把一个孩子举得那么高、又狠狠摔落在地面是多么的危险,致死可能性多大,如果小寒维持脑死亡状态他可能涉嫌故意伤害,而实际是小寒最终因重度颅脑损伤死亡,韩磊的行为已经构成故意杀人。

犯故意杀人罪,根据《刑法》第232条的规定,除情节较轻的情形,量刑考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韩磊不仅犯下了这条重罪,而且还是在出狱未满1年后犯的,按法律规定属于累犯,对于累犯量刑时考虑从重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3年9月25日,法院以韩磊犯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韩磊不服判决结果上诉,二审仍维持了原判。2014年10月31日,韩磊被执行了死刑。

除此之外,案发当天开车带韩磊逃离现场的李明也因为犯窝藏罪,而且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2年,与前罪尚未执行完毕的刑罚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5年,剥夺政治权利7年。

这个案件的情节未免太过于残忍,对于妇女儿童老人弱势群体,正常人都会有怜悯之心,要有多背离人性,才会对一个不足3岁的孩童下此狠手。韩磊此前已经多次触及法律底线但被释放出来后仍然犯下如此罪行,足以说明他内心的恶依然比善多太多,最终获死刑也是罪有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