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19年6月的一天,云南的一处高考考场外,阳光炙烤着大地。人群中,家长们焦急地等待着,记者们也举着摄像机,准备捕捉每一个走出考场的考生。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考场的大门被推开,第一个走出来的,是一个瘦高的少年。

“就这些简单的题目,还想阻止我打工?”少年自信地对记者说道,然后匆匆离开,消失在熙攘的人群中。

他叫林万东,是云南一个偏远山村的孩子,家境贫寒。考试结束后,他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放松,而是直接赶往工地,和母亲一起搬砖,赚取生活费。

林万东的这句话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大家都在等着看,这个“自信少年”能否用实力证明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后,成绩揭晓,他以713分的高分考入清华大学,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然而,面对鲜花和掌声,林万东却选择继续在工地搬砖。

他的故事充满了励志的色彩,也伴随着质疑和嘲讽。有人称赞他是“天才少年”,有人却认为他只是“凤凰男”。

如今,5年过去了,这个曾被嘲讽“考上清华也没用”的林万东,究竟过得怎么样呢?

贫困中的奋斗

2019年,高考的季节如期而至,云南的宣威市阿都乡,一片群山环绕的偏远农村。这里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林万东,一个出生在这个闭塞山村的少年,正准备迎接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

林万东的家境极其贫困,他是家中三兄妹中的老二。父亲因为常年高强度的劳作,患上了严重的腰伤,几乎失去了劳动能力。

母亲则是家里的顶梁柱,为了维持生计,她不得不在工地上打零工,每天搬砖、扛水泥。

林万东从小就懂事,他明白母亲的辛苦,于是从小就帮忙分担家务。

“妈,我去地里帮你干活吧。”小时候的林万东,看到母亲疲惫的身影,总是这样说。

“你只要好好读书,就是帮妈妈最大的忙。”母亲总是这样回答,眼神中充满了期望。

尽管家境贫寒,林万东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他每天早起晚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中的三年里,他几乎没有过一个完整的觉,每天早上4点起床,晚上1点左右才睡觉。

同学们都称他为“书虫”。“林万东,你这样拼命读书,累不累?”有同学问他。

“不累,我想考上清华大学,让妈妈过上好日子。”林万东总是这样回答,目光坚定。

林万东家里虽然贫困,但母亲从未放弃过对孩子们的教育。她总是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于是,林万东一边在学校努力学习,一边在家里帮忙照顾父亲和弟弟妹妹。

高考前夕,林万东的父亲病情加重,家里的经济状况更加紧张。

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林万东放学后经常去工地打零工。他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妈,你休息一会儿吧,我来干。”工地上,林万东对母亲说。

“不行,你还要学习,妈没事的。”母亲摇摇头,继续干着繁重的体力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生活艰苦,林万东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他深知,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改变命运,才能走出这片贫瘠的土地。

每当他感到疲惫和沮丧时,就会想起母亲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想起她对自己殷切的期望。

在学校里,林万东不仅成绩优异,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他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中的难题。老师们对他评价很高,称他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林万东,你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班主任对他说。

“谢谢老师,我会努力的。”林万东谦虚地回答。

鱼跃龙门

2019年的夏天,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林万东更加努力地复习。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房间里,埋头刷题,书桌上堆满了各类复习资料。

“儿子,别太累了,休息一下。”母亲心疼地对他说。

“妈,我不累,我一定要考上清华。”林万东抬起头,坚定地说。

高考那天,林万东早早地来到考场。他深吸一口气,走进了考场。考场上,他奋笔疾书,每一道题目在他脑海里早已滚瓜烂熟。考试结束铃声响起,他第一个走出考场。

“就这些简单的题目,还想阻止我打工?”林万东对着记者的话,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天后,林万东回到工地,继续和母亲一起搬砖。就在他挥汗如雨地干活时,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送到了他的手中。

“万东,你考上清华了!”母亲激动地说,眼中闪着泪光。

“嗯,我做到了,妈。”林万东接过通知书,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林万东的故事很快在全国传播开来,媒体争相报道这个励志的故事。他成为了清华大学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点名表扬的第一个人。

然而,面对鲜花和掌声,林万东却选择继续在工地上打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

“你真的考上清华了?”工友们得知消息后,纷纷围过来。

“是的,但我现在还是要挣钱。”林万东笑着回答,继续干着手中的活儿。

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送到工地时,林万东正在搬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满手水泡,脸上布满汗水,但他接过通知书的那一刻,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这封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不仅代表着他的努力和成绩,更是对母亲辛苦付出的回报。

虽然已经被清华录取,但林万东并未感到轻松。

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让他一度考虑放弃这次机会。“妈,我不去了,家里负担太重了。”林万东在一次工地收工后对母亲说。

母亲愣了一下,然后坚定地说:“你必须去,这是我们的希望,家里的事我会想办法解决。”

林万东看着母亲布满老茧的双手,心里一阵酸楚。他知道,母亲为了这个家已经付出了太多,自己不能辜负她的期望。于是,他决定按时去报到,同时尽可能利用假期打工挣钱,减轻家里的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到清华,林万东感受到巨大的差距。这里的同学们大多来自优越的家庭,拥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而林万东,第一次接触到那么多高端的学习设备和复杂的专业知识。

“你是从云南来的吧?听说你在工地上打工。”一个同学好奇地问他。

“是啊,得靠自己的手挣学费。”林万东笑了笑,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

面对这些挑战,林万东没有退缩。他每天早出晚归,除了上课就是泡在图书馆里,争分夺秒地学习。尽管起初很多课程让他感到吃力,但他始终坚持不懈,逐渐适应了高强度的学习节奏。

进入大二后,林万东发现自己对电气自动化专业并不感兴趣。他意识到,要在清华这样的地方取得成功,必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申请转专业。

“老师,我想转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林万东鼓起勇气向辅导员提出申请。

“为什么想转专业呢?”辅导员关切地问。

“我对电气自动化不太感兴趣,觉得信息管理更适合我。”林万东认真地回答。

辅导员看着眼前这个坚定的年轻人,点了点头:“好,我会尽力帮你。”

成功转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后,林万东如鱼得水。他每天泡在机房里,学习编程和信息系统管理,进步飞快。

大三那年,他在全国信息管理大赛中获得二等奖,这不仅为他赢得了荣誉,也让他在专业领域内建立了自信。

“万东,你的表现很出色,继续加油!”导师在一次课后对他说。

“谢谢老师,我会更加努力的。”林万东回答,眼中充满了感激和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四年即将结束,林万东面临人生的新选择。

大多数同学选择继续深造或者进入大城市工作,而林万东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回到云南老家,报考选调生。

“为什么不留在北京或者去更好的地方发展?”同学们纷纷问他。

“家乡需要我,我也想为家乡做点事。”林万东回答,语气中没有一丝动摇。

经过层层选拔,林万东顺利成为云南省的选调生,被分配到昆明市东川区委办公室工作。他走出大山,又选择回到大山,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他的故事在当地传开,成为激励更多年轻人的榜样。他用行动证明,即使出身贫寒,只要努力奋斗,依然可以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林万东,这位曾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的“搬砖男孩”,以713分的高考成绩敲开了清华大学的大门。

在清华大学的四年里,林万东不仅努力学习,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展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最终,他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选调生,扎根基层,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林万东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高考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一纸录取通知书,而在于如何利用所学,为社会做出贡献。他没有被贫困击倒,也没有被光环迷惑,而是坚定地走在为家乡服务的路上。林万东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功在于坚守初心,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

参考资料:

1、宝鸡政法《“搬砖小伙”林万东:高考713分,被嘲考上清华也没用,现在咋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在工地搬砖时收到清华通知书的他,被这里录用!》人民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