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兰州解放,身为“宁夏王”的马鸿逵很焦虑。眼看着解放军已经打到了家门口,他是逃也不是,不逃也不是。

国民党败局已定,马鸿逵却仍想到蒋介石的认可,于是在这关键时刻,他当然不能退缩。但人都是怕死的,尤其对于马鸿逵这样的军阀来说,让别人去送死还行,但真让自己去送死,他做不到。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决定阳奉阴违,让将士们死守阵地,他则带着几个小老婆密谋逃亡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个月后,马鸿逵出现在台湾,他认为自己对蒋介石也算是忠心耿耿,虽然没有大陆那么风光,但起码混的也不会太差。

但没想到,等待的他的不是高官厚禄,而是一纸“撤职查办”的文书。

马鸿逵彻底看清了国民党的丑恶嘴脸,又带着自己的小老婆转移到香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当然不会随随便便放任,马鸿逵就让自己的四姨太装病,假借病危之名去探病。然后又暗中让人转移财产,把从宁夏搜刮来的8吨黄金都转移到了香港。

到了香港之后,马鸿逵没有多做停留,他知道,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都已经容不下他,除了背井离乡,别无他选。于是他又带着几个小老婆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国民党功败垂成之后,前往异国他乡的人有很多,但要是混的惨的,马鸿逵就是其中之一。

虽说他手头不缺钱,8吨黄金,即便每天啥也不干,坐吃等死,都是花不完的,但奈何家里人口太多,无数张嘴等着吃饭,人人都盯着他那财产,心里盼着他早死,好早分财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年的马鸿逵,过得十分凄凉,姨太太闹离婚,儿子为了财产将他告上法庭,他的那8吨黄金,也在无休止的挥霍中被耗干。

这个时候,他终于想起了大陆,他嘴里时常念叨着:“我要回去,我要回去”,但作恶多端的他,已经不被祖国所接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贪财好色之徒

人生除了命和运,还有选择,在无法预知未来时,人的本心好坏,是影响选择的重大因素。在乱世,作为军阀,心不狠难成大事,但如果心太狠,那就是离经叛道了。

民国时期,西北又“三马”,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这三人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土皇帝”,众所周知,“土皇帝”这个词,是贬义,用来骂人的。

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家里有背景,靠着父辈们的扶持,才逐渐闯出了名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鸿逵出生于清朝末期的一个武术世家,不过后来他大腹便便的样子,实在难以让人联想到这一点。

当时朝廷腐败,清朝根基已坏,无数地方掀起暴乱,要推翻清朝统治。马鸿逵很有志向,读了几年书,接受了新思想,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抱着一腔热血,马鸿逵加入了同盟会,期间,因为闹得动静太大,马鸿逵一行人被清军给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他的父亲在政界有点人脉,又是求人,又是塞银子,使尽各种办法,总算是把他从大牢里捞了出来。

回家之后,父子俩一合计,同盟会是不能再加入了,容易丧命,想要不被抓,还得是师出有名,而且得有靠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马鸿逵在父亲的安排下,前往南京,投入了袁世凯的麾下,成了他身边的护卫。

其实说好听了是护卫了,但其实,马鸿逵只是袁世凯为了牵制地方势力的一枚棋子,谁叫他老爹在西北也算是个人物呢。

俗话说得好,“自己的路还得自己走”,马鸿逵后来能成为大西北的土皇帝,就证明此人心机本事还是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袁世凯麾下时,马鸿逵是左右逢源,八面玲珑,混的风生水起,很快就摸透了官场那一套做派。

马鸿逵先后结识了段祺瑞、冯玉祥、蒋介石等人。袁世凯死后,他先是跟着段祺瑞混,从一个护卫混成了第5混成旅旅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伐时,他又投靠了冯玉祥,他的部队因此被扩编为国民联军第四路军,马鸿逵本人也荣升为该路军的总司令,之后又荣升军长。

中原大战时,马鸿逵的兵力得到扩张,他自己也投到了蒋介石的麾下,他手底下的兵被大幅扩编为第15路军,他则被任命为总司令,手握重兵,地位显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国民党针对共产党鄂豫皖苏区的“围剿”,马鸿逵也有参与,并且出力不少,蒋介石对他大加赞赏,不过国民党内部派系分割严重,马鸿逵算不上嫡系,因此马鸿逵对于得到蒋介石认可这件事,颇为执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腐败的制度

1933年,马鸿逵回到了大西北,出任宁夏主席一职,开启了在此地长达十六年的专权统治。

毕竟是自己的家乡,初上任时,马鸿逵表面上还是得装出一副励精图治的样子,说什么要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要刹住当地的不良之风,还此地海晏河清。

但口号喊完之后,他开始鱼肉百姓,自己成了不良之风的源头,这十几年,百姓的苦难,都是他以及其他军阀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军中,马鸿逵总是高喊“有兵就有权,有权就有钱”这句话,抓住一切机会来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巩固自己的权力。

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搜刮民财,扩充军备。还和当地的土匪头子狼狈为奸,荼毒百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老百姓就戳穿了他的真面目,他的所作所为,让当地百姓极为反感,但又无能为力。

因为宁夏大大小小的官员,全都是他的亲信,老百姓想要活命,除非和他攀上关系,要么就是背井离乡。

可是当时中国内忧外患,想找一片净土,比登天还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宁夏偏远,蒋介石即便想管也没那精力,于是他全权做主人,昂马鸿逵管理此地,这才使得马鸿逵一步一步坐大。

权力越大,当然会招来忌惮,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少人向蒋介石进谗言,让他削弱马鸿逵的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本来就生性多疑,而且阴晴不定,听了之后,也曾萌生这样的想法。

不过,深谙官场之道的马鸿逵在听到消息之后,立马向蒋介石表忠心。

为了讨好蒋介石,他让人在宁夏繁华之地修建了一栋巍峨壮观的“介寿图书馆”,大肆宣扬国民党,还给蒋介石以及他手下的重要官员艘送去了大礼,哄得这些人眉笑颜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国民党受了好处,对付马鸿逵的声音渐渐也就没有了,反而从上到下,全是赞赏。

把这些哄高兴了,马鸿逵继续做他的“宁夏王”,多年发展,他在宁夏已经培植了10万精兵。

大西北地大物博,但当时光景不好,人烟稀少,马鸿逵的兵,占了宁夏一城百姓人数的7分之一,私兵如此之多,百姓又怎么敢反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终得恶报

他凭借强悍的军队实力,不断地从商人和老百姓手中收取高额的保护费、强制征税,以此来大肆敛财。这才能在逃亡时带走近8吨的黄金。

什么概念,如果用现在的金价换算,马鸿逵相当于卷走了将近8个亿!

除了对权力和财富的执着追求外,马鸿逵对女人也很感兴趣。他是真把自己当做皇帝了,前前后后取了6个老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西北解放后,马鸿逵丢盔弃甲,逃到了台湾,原本以为蒋介石怎么都会念着旧情,但没想到,很快就有人在蒋介石面前“参他”,让他对西北败局负责。

国民党战败是大势所趋,马鸿逵抵挡不住解放军,那是必然的,多年来,他只顾着享乐,维护自己的权利,丝毫不管百姓的死活,自己吃的脑满肥肠,浑身横肉,部下虽有10万精兵,但这些兵跟着他,又能“精”到哪儿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卸磨杀驴”是常有的事,马鸿逵也一直地方这一点,于是早早给自己安排了后路,让自己的姨太太们先去了香港,自己随后也带着财产去了香港,随后又转移到美国。

到了美国之后,马鸿逵过了一阵子逍遥日子,但很快,自己带来的那8吨黄金,也被挥霍一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0年,马鸿逵和儿子马敦静反目成仇,还被儿子告上了法庭,气的马鸿逵住了院,从此缠绵病榻,身子骨越来越弱。

人生最后时刻,他大概想通了很多事,如果说他还有遗憾,大概就是再也回不去故乡,这个时候,他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反而打到了巅峰,真是讽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他想回国看看,于是便想祖国提起申请,想要落叶归根,但遭到了祖国的拒绝。马鸿逵晚年对子孙说:“入不入美国国籍是你们的事,我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死了还要埋在祖国的土地上。”

1970年,马鸿逵因为没了钱财,过得并不好,临死前,他还一直念叨着想要回去,但是这个遗愿,再也实现不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是这么一个人,把自己最坏的一面留给了祖国,把自己最不堪,人性之最恶留给了养育自己的土地。

他既将苦难带给故乡和人民,那么故乡的土地和人民,也再也容不下他。

孤魂难返,就是他此生最大的报应。

参考:马鸿逵百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