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杨晓彤 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下简称“广外”)白云山校区云山会堂,一场用英语口语展现思辨能力的大赛精彩上演!5月24日,第八届“广外杯”中小学生英语能力大赛总决赛举行,本次大赛由广外教育集团主办,12所学校的共28个团队突出重围,在决赛现场同台竞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4日,第八届“广外杯”中小学生英语能力大赛总决赛举行。

广外教育合作与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远雷介绍,本届比赛按年级分组,突出现场性、拓展性、团队性和育人性。1—2年级组的比赛项目为即兴绘本配音与问答;3—4年级组为听读复述、呈现与问答;5—6年级组为限时talks、续说与问答;7—8年级组为视读写作、演讲、人机互动与问答。

追求绝对的完美并非本次比赛的目的,让学生提升英语能力和思维逻辑、表达出真实想法才更加可贵。在小学低年级、中年级组的比拼中,同学们年纪虽小,但都大方地用清晰流利的英语口语完成了比赛。面对评委的提问,小朋友们也毫不怯场,回答或许有些许瑕疵,敢于尽力表达自我的勇气依然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年级组的比赛中,白云外国语小学的参赛选手正在回答提问。

在5-6年级的比赛中,参赛者们阅读了英文版“鲁侯养鸟”的故事后,发挥想象进行续写。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围绕一项中国历史文化,从容大方地用英语作出详细的介绍,例如,剪纸、陶瓷、皮影戏、大暑节气、双皮奶、丝绸之路等。

“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喜欢这个节日?”“你认为现代技术可以如何帮助人们学习传统文化?”在每个学段的比赛中,参赛选手们还要面对评委的提问,做出即兴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6年级的比赛中,选手正在围绕英歌舞做演说。

在7-8年级组的比赛中,参赛队伍用英语即兴演讲,探讨人工智能的出现对现实生活产生的种种影响,并对AI的使用、道德伦理问题等做出自己的阐释。此外,该年级段的比赛还创新性地引入了AI智能助手,在人机互动环节,学生需向AI提出一个问题,AI给出回复后,评委还邀请参赛选手同题作答,给出自己对于同个问题的答案。

随着学段升高,提问的思辨性也升级了。“如果AI替代了你的工作怎么办?AI会让人变懒还是更富有创造性?”广外国际商务英语学院讲师、国家级英语辩论赛事裁判长王欣是本届大赛的提问评委,在她看来,即兴问答环节是一个沟通和交际的过程,是检验同学们英文真实能力的“试金石”。她建议,同学们应以更加“向前倾”的姿态,主动分享更多的想法、提供更多的信息与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的参赛选手正在进行7-8年级组的比赛。

“我们最初得知团队晋级决赛的时候,很兴奋也很紧张。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我们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强了。”来自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的参赛选手蔡与萱说。团队成员刘佳睿告诉记者,团队在备赛的过程中投入了很多精力,每天中午,当其他同学都去午休时,团队三人便会在课室里借助AI助手,根据比赛设置的环节练习对话、写作和演讲。“是否获得了最终的成功是次要的,从备赛和比赛中获得的经验对我们来说才是最宝贵的。”刘佳睿说。

王欣表示,举办英语能力大赛,并且在比赛中设置这些议题,目的正是为了锻炼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工具,而不是目的。因此,英语口语不能只停留在语音语调的练习,核心依然是言之有物,不应牺牲真实想法与思维逻辑来换取表面上的流利。”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用英语言之有物?王欣表示,让学生形成清晰的思维逻辑、锻炼批判性思维是必由之路。“批判性思维要从中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此外,王欣建议,除了在常规的课堂内学习英语,还应在课堂之外创设更多真实的情境实现活学活用,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像参与‘广外杯’这类比赛就是很好的实践方式。同时,同学们还要多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