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我们每个人面临的问题,不是拯救世界,而是如何拯救自己的灵魂,如何让自己的灵魂自由,如何让自己的灵魂强大,如何让自己的灵魂在面对诸多诱惑的时候,仍然能保持清醒、自主和高贵。

--雪漠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临或者说面对的,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是保持做自己还是迎合他人?”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人生的复杂与矛盾。保持做自己,意味着坚守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轻易被外界所动摇。这听起来似乎是一种理所当然的选择,然而,当真正面对社会的压力、他人的期待和现实的困境时,却往往难以坚守初心。

迎合他人,则是在追求社会认可、避免冲突和追求利益的过程中,放弃或部分放弃自己的立场和原则。这种方式或许能暂时获得他人的好感,但长远来看,却可能导致自我迷失,甚至产生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因此,如何在保持做自己和迎合他人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了人生道路上必须面对的挑战。需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坚守自己的原则,但也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做出妥协和让步。

同时,也需要认识到,无论是保持做自己还是迎合他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生的不同阶段,面临的环境和挑战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尊重他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能强求别人和自己一样,也不能轻易否定别人的选择。只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简单来说,“是保持做自己还是迎合他人?”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作家雪漠在自己写的一本《空空之外》里,写了一段话作为封底版面,感觉对于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来说,简直是一个标准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最近读了好几本雪漠老师写的书,感觉他对于生命的温度和柔性,还有对于生命的那一份虔诚和敬畏,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可以感受到雪漠老师视觉的独特和思想的深邃。

这本《空空之外》也不例外。

这本书或许可以归划到哲学书的范畴,可是让人读来却没有哲学那样的云里雾里。因为雪漠老师把那些难懂的理论都给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来作了解释,让人读起来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这个纷扰复杂的世界里,人们时常被各种琐事和诱惑所困扰,灵魂仿佛被束缚在一片迷雾之中,无法看清前方的道路。可是,也正是这些困扰和诱惑,成为了灵魂成长的磨砺石。

拯救自己的灵魂,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在信息的海洋中,要学会筛选、分辨,不被表面的华丽所迷惑,而是追求真理和本质。要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周围的一切。只有这样,灵魂才能逐渐摆脱束缚,获得真正的自由。

作为个人,需要培养坚定的信念和价值观。在面对诱惑和困难时,信念和价值观是心中的指南针,指引自己走向正确的方向。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外界所动,不为利益所诱。只有这样,灵魂才能保持清醒、自主和高贵,不被世俗的纷扰所侵蚀。

最重要的是,需要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很多时候,为了迎合他人的期望,忽略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求。然而,真正的自由和强大,来源于对自我内心的认知和尊重。所以,要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让自己的灵魂在追求中不断成长和强大。

拯救自己的灵魂,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旅程。但只要坚定信念,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的灵魂终将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强大。

所以说这本书值得一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在书中,雪漠老师以文化传承、哲学理论、实践和妙用四个部分,构筑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这个体系是作者理论的总结和集大成,因为既包含古老的东方智慧,又结合了现代的西方思想,旷达而又易理解,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哲学气质。

最关键是读起来使人轻松愉悦,没有那种晦涩难懂的断续之感。

这本书的“空”,可以说是文章的灵魂,对于“空”,作者不是简单地说“放空”,而是把它提升到一种生命的态度之上!

说是感悟“空”,倒不如说是剖析“空”。

面对现实的社会,打开内心,了解自己,用减法来疗愈生命。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时常被各种诱惑和压力所困扰,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旋涡之中,无法自拔。然而,真正的疗愈并非来自外在的解脱,而是源于内心的觉醒和成长。因此,需要勇敢地打开自己的内心,深入了解自己,用减法来疗愈生命。

减法,意味着舍弃、减少,但在生命的疗愈过程中,它却是一种智慧的选择。不必过于追求外在的繁华和热闹,而是要学会在内心寻找平静和安宁。减少无谓的纷扰,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生命的真谛。

打开内心,需要勇敢地去面对自己的恐惧和不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阴影面,那些不愿提及的过往、那些深藏心底的伤痛。然而,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一个人的性格,让人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当勇敢地面对它们,用减法的思维去处理它们,就会发现,原来这些所谓的伤痛并不可怕,它们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

了解自己,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去探寻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需求、欲望和梦想。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令人不安的事实,比如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们要否定自己,相反,应该用减法的思维去看待这些不足,把它们当作是自己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用减法来疗愈生命,意味着要学会放下那些不必要的包袱和负担。

《空空之外》这本书,也正好说出了核心,那就是真正的自由是灵魂的自由。

修心再修身,身由心动。

错过了这本《空空之外》,对于自己来说,就是少了一次洗礼内心的机会,所以,不如读起来?还自己一个平静和从中获取生活的智慧!

-作者-

威评书影史,自评自说自开怀,更多诗评、书评、影评,给您不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