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服务的收费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很容易引发市民的质疑和不满。

最近,南京市江北新区一位独居老人就遇到了类似的烦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女士今年60多岁,是南京江北新区一名独居老人。

自从去年12月底开始,她便一直住在女儿家中,直到今年4月27日才重新返回自己的小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理说,这段时间里她的房子应该是空着的,但是当潘女士收到2、3月份的燃气账单时,

却发现居然有50多元的燃气费用产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名老年人,潘女士对此感到十分困惑和不解。她向南京中燃公司反映了这一情况,希望对方能给出合理解释。

作为南京市燃气管网的运营商,中燃公司表示高度重视此事,第一时间启动了内部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后台数据显示,潘女士家中的燃气表在1至4月期间确实有用气记录,

其中最长的一次无人用气时段持续了近60天,从3月5日到4月26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工作人员也注意到,其余时间段内也存在着断断续续用气的痕迹。

总的来说,用气数据与老人家平时的用气量还是比较吻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如此

"矛盾"

的数据,中燃公司决定将潘女士家中的燃气表拆卸下来,送往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以查明表具是否存在故障或被人为干扰的情况。

同时,他们还主动约见了潘女士本人,就燃气费产生的原因做出解释和说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京江北新区市场监管局对此事也予以高度关注,表示将会联系中燃公司核实情况,如果用户要求对燃气表检测,

他们也会组织第三方检验机构参与,依据相关规定公正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件虽小,却反映出公共事业单位在服务理念和服务质量上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一点点异常情况都可能被曝光并放大,进而影响企业的公众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管网运营商,中燃公司对此次事件的应对值得肯定,他们迅速启动内部调查程序,主动沟通解释,

并邀请第三方机构介入检测,态度诚恳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长远来看,防患于未然才是上策。加强对管网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计费数据真实可靠;

同时优化客户服务体验,建立渠道畅通的沟通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用户的疑虑,保障公众对公共事业服务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公众形象,更是政府部门应当重视和督促改进的重点工作。

从另一方面来说,此事还折射出城市数字智能化建设仍有提升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管网设备能与智能监控系统对接,并且数据实现开放共享,不但可以让检查过程更加透明化,

也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计费异常,从而避免类似的纠纷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来说,公共事业单位应当在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智能管理等方面继续努力。

同时,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的权益也需要得到更多关注和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有持续优化完善,构建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

才能真正赢得公众对社会公共服务的信任和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