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紧急提醒

当前正是蜱虫活跃期

淮安已发现

至少3例被蜱虫叮咬伤患者

天气渐热,不少人被蜱虫“叮”上了。一周前,一名五岁的男童连续几天高烧不退,母亲撩开孩子头发,竟看见一只“小黑虫”就趴在头皮上。惊慌之余,母亲赶紧带孩子去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经诊断,男童头皮上的“小黑虫”是蜱虫。“一天时间内,我们科室接诊了3名被蜱虫叮咬伤的患者。”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主治医师刘婧妮提醒,现在正是蜱虫的活跃期,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

当天接诊的被蜱虫叮咬伤的患者,还有一名50多岁的女性。刘婧妮介绍,这名女性在忙农活时,突然感到小腿痒痒痛痛的,低头一看,一只椭圆形的黑虫子正趴在上面,定睛一看就是蜱虫,且虫子的小半个身体都钻进皮肉里了。自以为经验老道的她,顺手就将那蜱虫揪了下来,没有再理会。

然而没两天,这名女性的小腿上被蜱虫咬过的地方,逐渐红肿成一片。一连过了一个星期,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愈加红肿得厉害,这才来到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

急诊科的医生查看病情后,怀疑是蜱虫的口器或肢体残留在皮肉中,导致小腿红肿不退,立即将其转至医疗美容科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做虫体残余清除手术。

刘婧妮介绍,蜱虫是一种吸血的寄生虫,吸血之前的体型可能只有一个芝麻粒那么大,吸完血之后能增长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在吸食人或动物血液的过程中,蜱虫抓住皮肤切入表皮,分泌具有麻醉性质的唾液,动物或人就不会感到蜱虫附着在自己身上。通常其幼虫吸血需2-5天,若虫要3-8天,而雌虫吸血则要6-15天。

“蜱虫喜欢叮咬皮肤较薄弱的地方,如脚踝、脖子。叮咬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较轻微。”然而,蜱虫的真正危害并不在此。刘婧妮介绍,蜱虫靠吸取动物血液为生,所以体内经常会携带来自其他动物的多种病毒。如果被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的蜱虫叮咬,可能会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近日,就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记录了母亲从被蜱虫咬,到发病去世的全过程。起初家里人以为其母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经多重检查,其母被确诊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后病情恶化,不幸离世。

“蜱虫是隐藏在春夏户外的隐形杀手。”刘婧妮建议,去野外时建议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避免裸露皮肤,防止蜱虫进入,也可在暴露的部位适当涂抹驱虫药物。不要在草地、农田和树林等蜱虫易繁殖的地方长时间坐卧。带宠物在草丛打滚嬉闹后,也要检查宠物是否被蜱虫叮咬。

如果真的被蜱虫叮咬,应尽快取出,减小感染概率,如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医护人员的救助,可考虑自行取出。刘婧妮提醒,蜱虫叮咬,一般口部会嵌入皮肤,躯干部分留在皮肤外,这时切记不要用手指来捏住蜱虫。因为手指接触面大,可能会让蜱的口器折断在皮肤里,还可能刺激其分泌更多携带病原体的唾液。

可先用酒精涂抹在蜱虫身上,然后用小镊子轻轻夹住蜱虫头部,以稳定、均匀的力道向上拉动,不要扭曲或猛拉,以免导致蜱的口腔部分脱落并留在皮肤中,最后消毒叮咬部位。在蜱叮咬后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淮海晚报

惊悚

套现

改造

整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