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这片广饶的土地上,“天才”向来是层出不穷的。正如那句著名的古诗所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而“天才”们,往往年纪轻轻就能够做到崭露头角。

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陈舒音,更是将天才的标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她不仅7岁上初中,更是在12岁时就完成了高中学业,并以超出一本线135分的成绩被浙江大学录取。

一时之间媒体开始围绕着这位天才少年进行报道,但是伴随着关注而来的还有担心和质疑。年仅13岁的她能够与大学同学搭建起良好的关系,又能否照顾好自己的基本生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12岁考上浙大,天才少女令人惊艳

梳理陈舒音的成长历程,每一个环节都是令人感到啧啧称奇的程度。简而言之,年仅12岁的陈陈舒音将普通人要花12年时间完成的小初高学业压缩到了短短7年。

6岁上小学的她,仅仅读了一年就跳级考入初中,一战成为湛江市远近闻名的小神童。随后的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她也从未掉队,始终保持在年级前列。

12岁跟着同学们一起“试水”高考的她,一举考出了620分的高分,顺利被浙江大学医学实验班录取,成为了一名准大一生。一时之间,各大媒体轮番上阵对其进行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媒体的不断报道,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好奇陈舒音这样的神童到底是怎么被培养出来的,也有网友很直白的指出,天才的学习能力本身就是天生的,后天培养只占一小部分。

处于风暴中心的陈舒音一家则显得格外淡定,似乎对于他们而言对这样的结果早有预测。而在高考后刚刚度过13岁生日的小舒音在每一次公开露面中也总是一副平静面容。

2017年8月,当看起来仍是小孩子的陈舒音在父母的陪伴下进入浙江大学报道时,周围还是聚集起了一些好奇又探究的眼神,毕竟报道的同学都差不多已经是成人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年龄较小并且顶着“天才”之名,陈舒音的入学也并没有显得有什么特别之处,一家人与其他陪伴学生入学的家庭并无差别。十分低调是媒体记者对于这一家人一致的评价。

这份低调不仅表现在他们并没有公布陈舒音的单科成绩,也没有过多的透露家庭情况,还表现在他们总是将陈舒音目前达到的高度都归功于学校方面的培养。

得体的言语间尽显家庭教育的厚度,有些东西尽管父母未点明,我们作为旁观者也可以从细节之处上感受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记者们的问题也总是围绕着大众关注的重点,即陈舒音的父母究竟是怎样安排女儿的学习的。但面对记者的采访,陈舒音的父母总是强调:教育孩子没有什么特殊的。

一路顺利进入浙大学习的陈舒音甚至没有参加过任何的补习班,就只是由学校的老师进行教授。硬要说孩子的特点,陈舒音父母则称陈舒音具有能沉下心来的特质。

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正是孩子的这一特质帮助其更好的集中在学习之中。而这一细节似乎也印证了一些网友所称的天才就是天生的这一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关注褪去,质疑与担忧涌现

而伴随这位12岁少年的不仅有赞美,还有不少对于其未来大学生活的担忧。要知道“伤仲永”的事件也并非是少见的,我们看过太多曾经的天才少年最终天赋不再。

最著名的天才陨落事件当属曾经的“少年班”,所谓少年班就是国内的一些知名高校通过特定考试招收的年纪较小的孩子组成的特殊班级,简而言之,少年班就是天才少年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顶着天才的光环,人们对于这些孩子的未来 必然充满无限期待的。无论是师资,还是教育资源都是最好配置,而他们所学的专业也大多都是与国家未来发展密切关联的。

可以说,进入少年班的每一个人都肩负着推动中国发展的期待。但事实却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曾经的天才少年并未施展出才能,反而因无法适应而倍感痛苦,甚至选择“遁入空门”。

有了这样的先例,人们不免也开始担心年仅13岁的陈舒音能够顺利的适应大学生活呢?毕竟初高中的学习环境还是相对简单、封闭的,作为走读生的她每一天都可以有父母陪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大学环境则完全不一样,她还要独立处理自己所有的人际关系。同时,这些人际关系还并非是简单的同学情谊,有时也会牵扯竞争与矛盾。

对于一个13岁的孩子,能否妥善的处理这些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人毕竟是社会动物,学会与人交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类似的关心也并非是没有缘由。

对于这样的担忧,陈舒音的回答显得十分从容:我不觉得我们之间有差别。可以见得,不管将来如何,如今的陈舒音并未觉得与比自己大几岁的同学相处是一件难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舒音的自信并非是凭空而来,据她的高中同学所说,陈舒音并不是那种自我封闭、埋头苦读的学霸,相反她和其他同学一样,既能玩又能学,他们都不觉得陈舒音有什么特别的。

与陈舒音一直在媒体面前表现的沉稳不同,与她亲近的同学都说她是开朗的女孩,只是在面对陌生人时会有一点点害羞的表现。

而陈舒音的父母显然也不担心自己的女儿会在人际相处上出现问题,13岁的陈舒音和其他大学同学一样自己住宿舍,父母并未选择陪读。对于陈舒音的自理能力,父母是完全放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陪读上大学并非没有先例,曾经就有“神童”读大学因为无法自己处理个人生活,只能让自己的母亲陪读。

在一方面,陈舒音父母做到了该放手就放手。陈舒音非常幸运的有着很多天才少年缺少的普通孩子的那一面,不仅能够完全投入学习,也能够投入到正常的交往玩乐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天才少女”现状如何?

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定位,陈舒音早早就有了思考。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陈舒音并未经过过多的思考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医学专业。

不难看出,执行力与专注力是陈舒音取得好成绩的两个致胜法宝。因为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所以陈舒音可以将自己的努力集中在应该集中的事项上。

而父母对陈舒音的选择与决定也并不会做过多的干涉,尽管陈舒音只有13岁,父母也是将选择大学专业的权利全部交给她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无条件的信任似乎是基于陈舒音从小到大都有的高度自律,例如在还未入学浙大时,陈舒音便已经利用暑期的时间开始阅读医学的相关书籍,为未来学习打下基础。

甚至在面对记者的相关提问时,陈舒音已经能够将自己未来的学业规划清晰的进行分享。她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擅长所在,表明自己在未来将专注在医学研究领域,想要一直读到博士。

从这个13岁的小女孩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种非基于功利的对于知识的渴望与向往。学习对她而言并非是一种上好大学、得到好工作的途径,而是一种自我满足感的获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对于自己的未来学习生活她并没有过多的思虑,只不过就是想过往的七年一样,专心学习、专心生活。

尽管背负着巨大的关注,但入学后的陈舒音少有讯息,还是保持着以往的低调。按照入学年龄计算,如今的陈舒音应该已经到了就读博士的年纪。

在网页上输入陈舒音的名字,便会自动弹出“陈舒音 现状”的词条,足以见得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好奇这位天才少女的后续发展:是光芒依旧还是已经“泯然众人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实际上,我们很难在网页上检索到有官方资料对于陈舒音的现状进行报道。从某一角度而言,这未尝不是一个好消息,说明陈舒音有着不被打扰的正常的大学生活。

在相对平静的学习环境中,参考陈舒音过往的学习经历、个人性格以及家庭教育,相信她应该不会过多的偏离曾经想要完成的人生轨迹,也会在大学期间认真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天才少年的出现,我们总是感慨英雄出自少年,也时常用“我们就是来人间凑数”这样的说法来调侃自己。但事实上,普通人也可以让人生充满意义,只不过方式不同。

尽管我们可能做不到突破某一个关键领域的理论瓶颈,但我们可以守好自己的本职岗位,挖掘自己的个人爱好,投入时间经营属于自己的独特人生。花有各样红,人也有各样精彩。

所以当我们看到天才的光芒时,也一定不要忘记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也都可以做到闪闪发光。要见贤思齐,而不是见贤“放弃”。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