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的陈叔是一名退休军人,几年前他曾患脑中风,生病让他的身体变得脆弱,无法再从事重体力劳动。但他依旧发挥余热,收集并回收塑料泡沫箱。

早上6点,陈叔骑着一辆电动自行车,将前一天整理好的泡沫箱送到10公里开外的回收中心。到了回收中心,他小心翼翼地将泡沫箱一件一件拿下来。他说:“我要保证这些泡沫箱是干净、完整的,让再次用到它的人们觉得像新的一样。”送完泡沫箱,他立刻回家,7时50分送两个小孙女去上学,之后便开始收集泡沫箱。他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细心地捡起那些被人遗弃的泡沫箱,然后带回家中进行分类、整理和回收再利用。

退休后的一天,他看到一堆被人扔掉的泡沫箱,仿佛看到“没用”的自己,从此他与泡沫箱结下了情缘。泡沫箱轻、易于搬运,刚好是他可以胜任的工作,又可以锻炼身体。一个月1000多块钱的收入并不多,但陈叔家里并不贫寒,也不以此为生,却为他的退休生活增添了精彩。

午饭后,陈叔开始整理泡沫箱,先做好清洁,再将它们按大小分类绑好,他的仓库里挤满了大大小小的箱子。陈叔说:“仓库还好,有时放不下的只好放在外面,为防引发火灾,要搭上一块防火布才能放心。”从中午忙到晚上,陈叔终于可以和家人一起开开心心地吃晚饭。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规律且有向往的生活,陈叔好似又回到了意气风发的年代。

陈叔说:“虽然这项工作收入微薄,但它让我感到充实和有意义。看到这些被遗弃的泡沫箱被重新利用起来时,我感到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像自己再次被人认可一样。我相信只要每个人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我们的城市会变得更加美好。”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再活一回”的真谛——即使面临生活的困境和挫折,也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叔将整理好的泡沫箱搬进回收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叔穿梭在城市各个角落,细心地捡起那些被人遗弃的泡沫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叔说:“我要保证这些泡沫箱是干净、完整的,让再次用到它的人们觉得像新的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叔的仓库里挤满了大大小小的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沉重的泡沫箱把电动自行车的前轮压得翘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收完最后一个泡沫箱,陈叔准备出发,风雨无阻。

■策划: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文图:新快报记者 郗慧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