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化解劳动争议需探索“多快好省”新路径

据5月15日《工人日报》报道,今年4月初,臧师傅在甘肃省民乐县乐民新城的建筑工地做工时受伤后,企业推脱责任不愿意支付赔偿费用。因无法继续劳动、后续又需要治疗费用,万般无奈下,臧师傅来到乐民新城“司法+工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寻求帮助,从接手援助到工伤鉴定,到劳动仲裁,再到赔偿款到账,仅用时一个月。在化解劳动争议上,乐民新城“司法+工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真实地做到了“少跑路、少费时、少成本”,值得借鉴和学习。

劳动关系和谐与否,事关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预防和妥善解决劳动纠纷对于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企业正常运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参与协调劳动关系是职责所在。近年来,各地工会积极联合法院、人社、司法行政等单位,聚焦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共同探索构建“工会+法院+人社+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努力把劳动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工的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如何化解劳动者和企业的矛盾冲突,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笔者认为,各单位还需从实践中找办法,从痛点中找思路。要以“多快好省”为抓手,探索更多化解劳动争议的新路径。

解决方案要多。劳动争议往往涉及复杂的人际关系、经济利益等,单一的劳动争议解决方式难以满足所有争议的需求,建立多元化的劳动争议化解机制是社会所需。

案件处置要快。劳动争议解决的速度直接影响劳动者和企业的权益保障,在案件处理中做到快速调查、快速介入、快速执行,能有效解决劳动纠纷化解耗时长的问题。

社会效果要好。劳动争议的解决不仅要追求速度,更要追求质量,既要为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又要为企业规范经营提供指导意见和建议;既要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庭外,又要化解一案、教育一片。同时建立风险排查预警机制,深化诉源治理,推动维权工作“抓前端、治未病”。

维权成本要省。劳动争议的解决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需要加强争议解决机构的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推动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降低争议解决的成本,提高争议解决的效率。

探索更多劳动争议解纷新路径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从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加强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全面推进,以便更好地满足劳动者和企业的需求,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陈兵)

来源:四川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