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电影市场迎来了无数被寄予厚望的新作,各大制作公司和导演使出浑身解数,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大规模宣传,试图在观众中引起轰动。然而,伴随而来的却是失望、无奈和愤怒。华丽的宣传背后,许多电影并未如预期般精彩,反而成为烂片的代表,以下是去年最会宣传的10部烂片,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声势浩大却内容平庸,甚至荒谬至极,真正做到了“辣眼睛”。

1.《满江红》
影片的叙事手法借助人物的口吻清晰地展开,但是这种疯狂的反转设定却显得刻意,观感上更像是一部春晚小品集锦,其中的大量篇幅都花在了群口相声上,让人感觉冗长且乏味。频繁加入新人物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偷懒的叙事手段,人工痕迹过重,缺乏剧情自发的戏剧张力,最终,这种人海战术的自我感动,以及戏谑与庄重的奇特混合,导致影片呈现出一种古怪的节奏感,显得不伦不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孤注一掷》
在反诈宣传的旗号下,影片不惜以视觉凌虐的方式展现内容,却忽略了基本的叙事逻辑,虽然选材戳中了当下的热门话题,但剥离外在因素后,影片的质量仅属中下水平。宣发手段靠大规模点映制造信息差扰乱市场,令人反感,人物形象全是为了戏剧冲突而刻板塑造,缺乏真实情感支撑,特别是咏梅饰演的女警,办案时消极的态度令人失望,完全无法让人感受到应有的正义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消失的她》
亿万富翁的女儿轻易将银行卡交给一个无用赌徒,这样的情节设定充满了男导演的幻想与不切实际的尬台词,影片充斥着常识性错误,人物的智商也显得非常低下,仿佛一条冗长的短视频,所有角色都只是为了推进剧情而存在。表演虚假且装腔作势,观众难以沉浸其中,尽管影片试图编排一个女人为女人复仇的正能量故事,但从头到尾都暴露了男性中心的视角,最终未能逃脱流量戏码的窠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潜行》
暗网李佳琦的片段虽然新奇搞笑,但这竟然成为影片唯一的亮点,其余部分人物行为毫无逻辑,剧情从阿南死后的闪回开始就显得支离破碎,充斥着装腔作势和乱煽情的桥段。即使是最差档次的港片,这部影片也是其中最差的一类,人物塑造崩塌,女性角色失语,电影节奏一团乱麻,情节和人物动机缺乏逻辑,结尾频繁使用摄影机加速环绕,让人感觉极为不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金手指》
《金手指》的故事跨度大,角色众多,但剧本的节奏和情节处理仍然存在明显问题,缺乏细节和真实感,显得越拍越悬浮,《华尔街之狼》式的浮华场面使影片变得浮夸空洞。尽管影片试图讲述十几年追查一个罪犯的故事,但编剧和演员视角都未能接近故事的全貌,观众只能感到无趣,虽然影片不好看,但导演试图回归剧情片传统的意图还是值得肯定,只是可惜他的能力有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 《93国际列车大劫案:莫斯科行动》
莫斯科这个地貌中的每件事都显得不可思议,人物行为扭曲,情节逻辑漂浮,动作场面工业感十足,整体上油腻且装腔作势,比如黄轩和谷嘉诚的反派表演如同小品,行为乖张且自以为酷,结果却成了喜剧。影片未能完全展现《碟中谍》的影子,反而更像是一部邱礼涛执导的开心麻花大电影,缺乏试听语言,只剩无尽的噪音和尴尬台词,剧本也只是为了迎合拍摄需求,各种节奏混乱不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 《坚如磐石》
影片中演员们拼命飙演技,甚至在过场戏中也毫不松懈,导致影片显得非常臃肿不堪,过度的表演和多余的光造、视角、信息使情节卡顿,情绪断裂,结尾的混乱程度堪比《断桥》。导演似乎完全放弃了调度,几场局促的跟踪戏也被杜导秒杀,周冬雨的角色显得幽默,时刻跳出故事框架吐槽,如同观众的代言人,侦破动力来自于未知,但打开全知视角后,观众却无所适从,难以理解导演的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 《非诚勿扰3》
影片以未来为噱头,却持续输出老男人的封建表达,充满偏见和物化,核心仍是二女侍一夫的无聊幻想,即便不提这些,这部片子也是处处敷衍,内容十分令人反感,完全不应该被拍出来。广告插剧情的做法显得故作姿态,最终沦为男性自我满足的工具,冯小刚的衰老和与时代的脱节在影片中展露无遗,老直男的贫嘴已经毫无趣味,这部影片更是无趣至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 《一闪一闪亮星星》
很难想象电影版和剧版是出自同一创作团队之手,剧情不仅逻辑奇葩,内容也极其注水,按正常电影节奏拍摄,内容顶多只有六十分钟,可为了拉长到一百多分钟,全程慢镜头和吞吞吐吐的台词令人无聊。团队似乎仍在用电视剧的思维做电影,完全忽视了电影院无法倍速播放的事实,甚至画幅变化也未考虑到影院的银幕比例,导致放映时大部分正片四周有黑边,非常影响观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 《志愿军:雄兵出击》
在陈凯歌的影片中,《无极》竟然是《霸王别姬》之后最好看的,这部片子剪辑得像加长版的短视频,战争场面靠商业娱乐,演员表演靠字正腔圆,电影剧情则依赖观众的历史知识。影片缺点依旧,反战争常识的假大空战斗令人心累,台词配音意义不明且敌人愚蠢无脑,联合国部分更是灾难,相比之下,《八佰》等抗美援朝题材影片表现更好,不知何时才能拍出真正优秀的战争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10部去年的电影无疑是市场宣传的成功案例,但从质量上来说,却是对观众的一次次背叛,华丽的宣传包装下,内容的平庸和逻辑的混乱让人无法接受,这些电影不仅在艺术上令人失望,更是在情感上伤害了观众的信任。观众走进电影院本应期待的是一场视觉和心灵的盛宴,但最终得到的却是无尽的失望和愤怒,希望未来的电影市场能真正回归初心,而不是一味追求票房和短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