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大奎

誉为"建安三神医"之一的外科鼻祖华佗,是东汉末年有名的医学家。他一生行医,在医学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却在建安十三年被枭雄曹操杀害,卒年63岁。

这是为何?就从华佗的生平说起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勤于医学钻研的华佗

公元145年出生于安徽毫州的华佗,字元化,又名华旉,家庭情况不详,只知道他从小就热爱医学,少时便出外游学,通过多年的医学实践而成就为杰出的医师。

华佗并无师传,一生行医各地,足迹遍及家乡所在地以及山东、江苏、河南,完全是自学成才,在研究《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医学经验,从而"对症下药",最终成名成家,跻身一代医学大咖之列。

然,华佗的结局却颇感意外。

只因公元208年,枭雄曹操正苦于头痛欲裂,得知华佗不凡的医术后,便委任华佗为他的专职御医。华佗应召医治,了解病情后,先用针灸之法缓解了曹操的头风病。使得曹操一时头脑清明,感觉良好,但曹操的病根却很难彻底根治,需做开颅手术"取出风涎方可痊愈"。

这在一千多年前的东汉末年,无疑是异常艰难的。曹操的性格原本多疑,深怕有人害他,哪愿开颅?无奈之下,华佗以妻子生病危在旦夕为由回家给妻子治病,不敢对曹操实施开颅手术。

后来曹操了解华佗的妻子并没生病,便以华佗骗他犯了忤逆之罪为由,将华佗打入大牢,不久就毫不留情地下令处决于狱中。

医术高超的华佗就这样遗憾而死。据说,他在狱中所写的医书《青囊经》因狱吏不敢受书,只得焚烧了之,以致此书未能传世。后来曹冲患病无人能治,曹操悔之晚矣,愧言:"吾悔杀华佗,才使此儿活活病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华佗了不起的医学成就

可见,华佗的惨死,的确是医学界莫大的损失。不过,华伦精湛的医术以及高尚的医德却流芳百世。

他在长期钻研实践中总结出的医术,不仅在内科、妇科、儿科、针灸等方面取得实效,还在外科方面声名远播。尤其是他擅长"对症下药",把脉精准,针术和灸法上极高的造诣,使华佗神医之名家喻户晓。

曾有两个身热头痛的军吏,找到华佗医治,华佗诊视后,区分出一个是表证、一个是热证,须用不同的处方对症施治。

果然,华佗用发汗法、泻下药分别治好了这两个军人难以治愈的病情。

还有,华佗用春三月的茵陈蒿嫩叶治黄疸病的方子也收效甚好。他发明的酒服麻沸散这一麻醉术,对外科手术的技术和疗效都是史无前例的提升,也受到后世推崇,成为世界医学史上使用全身麻醉进行外科手术施治的第一人,比西方早了一千六百多年。1846年,美国的牙科医生摩尔顿才发明乙醚麻醉法。

由此,华佗受称"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誉为史上第一位创造手术外科的医学专家。

此外,华佗创编的"五禽戏"医疗养生体操,即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形态舒筋活血,可以强身健体防病祛病,也受到时人推崇,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喜欢。

可见,华佗在医疗体育方面也有重要贡献,说他是中国古代医疗体育的创始人之一不为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华佗的医学精神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还记述了华佗为关公刮骨疗伤的故事,主要体现关羽治病不怕庝痛的顽强毅力,以及华佗妙手回春的高明医术。

不过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关羽在樊城之战中受毒箭伤臂时,华佗早已被曹操处死。

但华佗的医学精神却熠熠生辉流传了下来。他不求名利,不慕富贵,一心专研医学,一心救治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这一悬壶济世的医学精神可歌可泣,永远为世人所感念。

所以,人们称他为"神医华佗",在河南许昌修建了"汉神医华公墓"。1985年,全国中医学会还在许昌召开了华佗学术研讨会,这对以医济世的一代神医华佗,也是千年的告慰与缅怀。

遂以记之,甲辰年五月七日于湄水之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李大奎,七0后,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红学与汉史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