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官民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极为复杂的,往深层次的说这是两个阶级的问题,这里笔者不做深究,只是对漫长封建社会里发生的一些“怪异”的事做一个说明,也人大家都了解,那是一个什么的时代,发生了什么样的怪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古代,小百姓都是草民,意思大概就是如一般轻贱,统治者可以随意的对百姓进行“收割”,只要是统治想要的,都可以。从远古的奴隶制说起,那个时候的官吏还算比较为民着想,尧舜禹时代,被称为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因为那个时候什么都是公开的,统治者是英明仁爱的,可即使在那要一个圣明的时代也难免有贪官。

那个时候的“钱”还只是叫“朋贝”,就是换东西的信物,可以理解为今天我们用的钱。远古时期社会秩序等刚具备雏形,一切都还不成熟,人跟人之间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单纯的,没有太多的私心。

随着舜对天下治理的成功,物产丰富,出现了交换用的“朋贝”,朋贝就是海边的贝壳,后来靠近海的人就不劳作,专门考捞朋贝换东西,好吃懒做,危害社会,舜就将对朋贝管理的权力收到了中央,并在四海个地派了四个管理捞取朋贝的官。

这些官吏里面有个叫东不识的,他掌管一方海域,每年可以捞取大量的朋贝,意味着有大量的货物,最为富足,可是他却忘记了这些东西都是国家的。时间长力量他就动了歪心思,每次都偷偷的藏许多朋贝,然后再和其它商人合谋,换取房子和物品,他变的很富有。

后来他的行径被舜察觉了,舜念旧不忍心对他动用刑法。这个东不识是为什么人能?在东夷和华夏合并之前,东不识就是东夷的老臣,在东夷和华夏的合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最后这个东不识还是被皋陶给处斩了,自此东不识便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贪官。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从第一个贪官一直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直到清朝灭亡,这期间贪官污吏无数,遗臭万年的贪官也不少,清朝的和珅为清朝第一贪官。虽然历朝历代清官也有不少,但相对贪官来说是寥寥无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清朝,许多做官的人为了效仿圣人,博个清官的廉明可谓是无所不用,他们不贪赃,过着清贫的日子,可是他们这样的官比那些贪官还可恶。

著名的清末谴责小说《老残游记》想必许多人都知道,但是不一定看过,在《老残游记》这本书里有这样一个观点,“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其中有这样一个记载,清朝福建仙游县的县令宋某,办案严苛,自比包公。县中有个王财主,他与佃户的妻子私通,又担心她丈夫碍事,就说借钱让他丈夫出门做生意,他丈夫自然高兴的去了。可是他丈夫走的时候村里人都不知道,村里人就以为她丈夫失踪了,告到宋县令这里。

在查访中又知道了这个村民的妻子和财主有私情,而此时在村中的一口井里打捞上来了一具腐烂的男人的尸体,这个县令就判断说是财主和村民的妻子通奸合谋杀了男人。这个财主托人送钱求冤,这个县令始终不为所动。

最后财主和女人在严刑逼供下诏了,二人都被问斩了。一时间这个宋县令被百姓成为包公在世。谁料三年后女人的丈夫回来了,终于人们都知道当初县令判错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是清朝的所谓“清官”,那些为了名的清官从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贪官还可恶。笔者这样说不是说贪官就好,而是提醒大家,看问题要多角度去看,天下的事,无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