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初中没毕业外出打工,成为流水线一名女工,然而,经过社会鞭打的她又重返学校,用4年时间,成为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奥地利赛区,化学技术实验技术项目金牌

突破中国队在该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实现了我国在技能化学领域的中国第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的成就令人惊叹,超过很多人的想象!

22岁的她又成为学院最年轻的教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逆袭”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战越勇

2024年,《越战越勇》的节目中迎来了一个十分年轻的女孩子,她的介绍让台下的评委和观众都惊讶不已。

站在台上的不是别人,而是来自河南的姜雨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2岁的姜雨荷不仅是世界冠军,还是学院中最年轻的教授,霎那间,台下的观众都发出惊讶不已的声音,评委更是直呼:“不可能,她才几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的时候就是不能太相信年龄,也不要太过于相信天才,因为对于姜雨荷来说,她并不是天才,甚至曾经还因为不爱学习,从而导致辍学。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姜雨荷又凭借着什么一步一步得到现在的成就,站在教授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凡人的逆袭

2002年5月,姜雨荷出生于河南南阳一个偏远的农村,从小就调皮捣蛋的她一点也不像一个女孩子,再加上父母都是老实巴交农村人,为了生计整年整年的不在家,所以对于家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散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至于,初中毕业的姜雨荷提出外出打工的想法,父母也并没有阻拦,而是任由她背着大行囊独自一个南方打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文化,没有技术,所以姜雨荷只能在工厂流水线干活,就像是一个机器一样,每天重复着一样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枯燥的生活让她感觉到厌倦,于是在干了半年的时间,姜雨荷后悔了,闯荡社会并没有想象中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的春节,15岁的姜雨荷决定重返学校,希望靠知识改变命运,于是便将这个想法告知父母,想要重返校园学门学真技术,找个好工作。

好在父母再一次是支持她的,听见她这样说,心中十分安慰,当初对于她外出打工的想法直到现在还后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俗话说的好,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姜雨荷在父母的建议下来到河南化工职业学校读书,在这里,她才知道世界技能大赛,同样还见到第45届世赛工业控制项目铜牌获得者何江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在招生老师的建议下,姜雨荷学了“化工分析与检验专业”,这个专业环境好,也不是特别累,更重要的一点,这个专业十分适合女孩子,尤其是细心的女孩子。

虽说最后一点姜雨荷有点不贴边,但经过社会的鞭策,她对于学习的态度早已经不是像以前一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再厌恶学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加上何江涛的成功,从而导致姜雨荷也想要成为他这样的人,有了目标后,姜雨荷便开始努力学习,听不懂就努力听,不会就课下问。

要知道,姜雨荷已经辍学半年,再加上之前学习不好,所以很多知识她也不记得,也不理解,刚开始她一点也听不懂,可以说啥也不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姜雨荷并没有放弃,而是依旧十分认真听老师讲课,下课也不放松,经过一段时间,她的成绩从末尾,终于到了班里15名

虽说这是中等水平,但这样的成绩在学校中并不突出,想要参加比赛,也是难上加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点就是英语,参加比赛需要用英语做报告,这对于初中毕业的姜雨荷来说才是最最最困难的。

初中毕业的姜雨荷几乎只记得26个字母,但化学实验技术项目要求选手独立撰写大篇幅,而且还是高质量的英文实验报告,所以这个难关必须靠她自己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姜雨荷便开始随身写到英语单词本,任何时间都要拿出来看,吃饭时背、睡觉时背、就连走路去上课的路上也要看上几个单词,如果去厕所不看英语,她总会觉得少了一些东西。

终于,姜雨荷在大赛前期,终于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英文实验报告,就连老师也连连夸赞,对这个女孩的毅力佩服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层层选拔,姜雨荷在20多名化学工业的学生中脱颖而出,终于可以代表学校参加比赛。

要是参加比赛,心理素质决定临场发挥的好坏的重要因素,没有一个强大的心理素质根本无法适应比赛中的气氛,吓都能吓死,更不要说还要动手实验,再加上周边同样比赛对手给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无形的压力,是每一位需要参赛的人必须具备的。

为了能够在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姜雨荷十分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以及严谨的实验操作,丝毫不含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化学实验需要做大量的实验,严谨性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化学滴定法需要形成肌肉记忆,而达到什么程度呢?不亚于卖油翁。

从一开始的整滴,然后控制到半滴,再控制到四分之一滴,大约也就0.01毫升,从而需要练习到卖油翁的熟练程度,几乎形成肌肉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能够达到这样的操作,姜雨荷在实验室里足足练习2个多月,最终,终于让自己的手控制到半滴的水平,几乎零误差。

而她也不负所望,最终,姜雨荷凭借着技术过硬,以及胆大心细,一路从省赛、国赛奔向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一个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竞赛来了。

这个竞赛水平代表了各项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也是迄今为止,全球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竞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奥地利赛区比赛的如期而至,姜雨荷作为中国选手参赛,殊不知,一个更大的挑战摆在她的面前。

当姜雨荷站在这个舞台上,并没有因为身处国外,或者是规格很高的比赛而产生紧张,但当她看到面前设备时大脑一片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因竟然是因为姜雨荷面前的设备仪器和新型题目都是她从来没有见到过,一时间她不知所措,好在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以及精益求精的训练,再加上她长时间产生的肌肉记忆,很快便进入比赛的状态。

最终,姜雨荷凭借着超高的专业能力,以及场上的超常发挥,让她圆满完成比赛,还以优异成绩完成了长达11页的英文实验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11月27日,姜雨荷还获得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化学实验室技能项目金牌,不仅成就了自己,更实现了中国在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

为了这个实验,姜雨荷做了14000多个小时,从而验证了“一万小时定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姜雨荷的成功是教育领域的黑马崛起,超越极限,这对于一个曾经辍学,打工的女孩子来说,简直想也不敢想。

2023年,22岁的姜雨荷通过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化工类高级讲师职称评审,成为一名正高级的讲师,今年三月份,她还被授予2023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姜雨荷的成功是个例,但从她的逆袭经历中,也给很多学生指明一个方向,原来走职业技能方面也是不错的发展。

就像姜雨荷说的一样,“但凡知识和技能,你必须掌握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