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兰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媳妇,今年三十五岁。她和丈夫张磊,以及两个可爱的孩子小明和小红,一家四口人住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里。

他们家虽然不富裕,但过着平凡而知足的生活。家里有一小块自留地,种着一些蔬菜和粮食作物。张磊在外地做些小工程,每个月能挣一些钱回来维持家用。虽然生活清贫,但一家人其乐融融,相亲相爱,过得很知足。

有一天,张磊的父母张福海和王云英突然从老家搬来,要和他们一家人住在一起。原来他们老两口子年纪大了,身体每况愈下,其他儿子都在外地打工,实在是没人照顾。

李香兰听到这个消息时,内心很是为难。他们的房子实在太小了,只有两间小屋,怎么能容纳下六个人呢?但是看着公婆那憔悴的身躯和无助的眼神,她终究狠不下心拒绝他们。

"没关系的,父母就让他们住进来吧。"张磊对妻子说,"我们一家人挤挤也无所谓,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一家六口人开始挤在那两间小屋里住了起来。屋里到处堆满了杂物,人来人往,根本无处可躺。晚上睡觉,地板都要铺满了人。

"真挤啊,我都快喘不过气来了。"小明抱怨道。

"闭嘴,再抱怨就打你屁股!"婆婆王云英严厉地呵斥道。

做饭的时候,厨房里热浪滚滚,大家都挤在一起,显得格外拥挤。

"香兰啊,你做饭怎么这么慢啊,都等饿了肚子了。"公公张福海不耐烦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您老就别嫌弃了,厨房这么小,我也很费劲啊。"李香兰无奈地解释道。

"你们就是太馋嘴了,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婆婆埋怨道。

"妈,别说了,大家都很辛苦的。"张磊赶紧劝解道。

可见,一家人住在如此拥挤的环境中,矛盾是在所难免的。

看到家里这么拥挤,张磊很是着急,他建议一家人盖一间新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不咱们把旧房子拆了,盖一间新的大房子吧?这样就不会那么挤了。"张磊对妻子说。

"可是咱们哪来的那么多钱啊?"李香兰皱着眉头,"你在外面打工,一个月也就挣那么一点钱,根本就盖不起房子啊。"

"那怎么办呢?"张磊陷入沉思,"我们再攒几年钱,应该就够了吧?"

"可是等那么久,大家都要被挤疯了。"李香兰叹了口气。

一家人一筹莫展,家里的矛盾也日益加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个媳妇,李香兰当然明白尊老爱幼的道理。可是现在家里实在太拥挤了,大家都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她真的很纠结,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有时她会偷偷地流泪,感觉压力太大了。"要是我们能盖间新房子就好了,大家都能过上舒服的生活。"她常常这样想。

"香兰,你怎么又哭了?"有一次,张磊看到妻子红红的眼睛,连忙上前安慰,"别难过,咱们日子还不是一直过啊。"

"可是太挤了,大家都不自在。"李香兰掩面哭泣。

"我知道,我正在想办法呢。"张磊拥抱着妻子,安慰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福海和王云英看到家里这么拥挤,也深感内疚。他们知道给儿子一家添了太多麻烦,可是年纪大了,身无分文,他们也无能为力。

有时公公会主动提出要搬出去住,"儿子啊,咱们搬出去吧,免得给你们添麻烦。"

"爸,您老两口子哪儿也别去,就住在家里吧。"张磊连忙劝阻。

"可是太挤了,我们老人家住在这里,也太亏待你们了。"公公自责道。

婆婆王云英却总是哭着反对,"我才不要离开儿子呢,我们做父母的就应该和儿子住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个老人的矛盾也渐渐加剧了。

张磊看到家里的矛盾日益激化,也感到很无助。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当然希望大家和睦相处。可是房子太小了,大家都活在压抑的环境中,矛盾在所难免。

他也曾暗自努力赚钱,希望能积攒足够的钱盖一间新房,但工钱终究有限,进展缓慢。

"要是我们有钱就好了,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张磊常常这样想。

有时他会主动劝解妻子和父母,"大家都别吵了,咱们就当没事人一样,好好过日子不就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暂时的和解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一家人还是时常因为生活空间的拥挤而争吵不休。

有一天,家里的矛盾终于爆发了。那天李香兰正在做饭,公婆和孩子们就在身边闲逛。她不小心把一锅滚烫的汤水泼到了婆婆王云英的脚上,王云英痛得直叫。

"你这个笨手笨脚的媳妇,看把我脚烫的!"王云英指着李香兰,破口大骂。

李香兰当时也很生气,就顺口回骂道:"您老就别瞎晃悠了,都怪您自个儿不小心!"

公公张福海见状,也加入了战团,开始训斥李香兰不尽孝道。"你这个媳妇,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快给你婆婆赔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爸,妈,别吵了。"张磊赶紧过来劝架,却也挨了公公的一顿臭骂,"你个没出息的儿子,就知道惯着媳妇,一点都不管教!"

最后,大家都红了眼睛,谁也不理谁了。张磊无奈地摇摇头,妻子和孩子们则都躲在屋里哭了起来。

晚上,张磊找到妻子李香兰,说他决定搬出去住了。

"香兰啊,我觉得咱们这样住下去是不行的。"张磊叹了口气,"大家都活在这么压抑的环境里,矛盾处理不好,只会越来越严重。"

"可是你要是搬出去住,我和孩子们怎么办啊?"李香兰哭着说,"咱们夫妻两个就这么分开住,我可受不了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也不想和你分开啊。"张磊拥抱着妻子,流下了眼泪,"可是如果我们还是这样住在一起,家庭矛盾只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可能会导致家破人亡。所以,我打算先去外面租个小房子住一阵子,等攒够钱了,再盖间大房子。"

李香兰哭着点了点头,"那你可千万要常回来看看我和孩子们啊。"

"放心吧,我一定会的。"张磊郑重地说。

"儿子你要是走了,我们就更加没有着落了!你是这个家里的顶梁柱,怎么能离开呢?"王云英哭着喊着,情绪异常激动。

"妈,您就别激动了。"张磊连忙安慰,"我不是离开你们,只是暂时先出去住一阵子,等攒够钱了,我们就一家人住到大房子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你要是走了,谁来照顾我们啊?"王云英依旧不肯松口。

公公张福海虽然没有直接表态,但看他的眼神,似乎也有些不赞同儿子的决定。

李香兰看着婆婆激动的模样,心里也很难过。可是她知道,如果他们还是这样住在一起,迟早会把大家的关系都给破坏了。为了家里的幸福,她必须做出一些牺牲和改变。

于是她对丈夫张磊说:"老张啊,你还是留下来陪着你父母吧,我和孩子们搬出去住。"

"可是香兰,你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在外面住,我太不放心了。"张磊皱着眉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事的,我来照顾孩子们。"李香兰坚定地说,"反正现在大家住在一起都不自在,不如我们暂时分开一阵子。等你攒够钱盖了新房子,我们再重新合家团圆。"

张磊看着妻子坚定的眼神,终于点了点头。"好吧,不过你们一定要保重啊,有任何事情都及时跟我说。"

"放心吧,我们会没事的。"李香兰勉强挤出一丝微笑。

她知道这个决定对她来说很残酷,但是为了家人的幸福,她必须这样做。她相信,只要大家都体谅对方,家庭的裂痕终会愈合。

搬到出租屋后,李香兰开始了操劳的日子。每天她要一个人料理家务,做饭、洗衣、打扫卫生样样都得自己来。两个孩子的生活起居,作业辅导,她全都得一手包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妈,我的裤子都破了,能给我缝补一下吗?"小红拿着一条破裤子问妈妈。

"好的宝贝,妈妈马上就缝。"李香兰接过裤子,熟练地把针线穿好,动作娴熟地缝补起来。

晚上,她还要一个人给两个孩子讲解功课。小明偏爱数学,小红则喜欢语文,她耐心地把两门课程都讲解清楚。

"妈妈辛苦了,以后我们长大了,一定孝顺您。"小明感激地说。

虽然生活艰辛,但李香兰并没有怨言。她明白这只是暂时的,等丈夫攒够钱盖了新房子,他们就能合家团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老家,张磊的日子也并不轻松。白天他得在外面拼命干活赚钱,晚上还要照顾生活无能的老父老母。

"儿子啊,你太辛苦了。"张福海看儿子连轴转,很是自责,"要不咱们还是搬出去吧,免得给你添麻烦。"

"爸,您就别想那么多了。"张磊劝慰道,"您老两口子就安心在家里住着,我在外面努力赚钱,很快就能盖间新房子,咱们就能合家团圆了。"

张磊用尽全力在外面赚钱,省吃俭用,攒足了钱就立即寄回家里。他的钱攒得很快,因为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尽快盖起新房子,好让一家人重新团聚。

"香兰啊,我已经攒了不少钱了,很快就能动工盖房子了。"每次和妻子通电话,他都会如此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好了,我和孩子们都盼着那一天的到来呢。"李香兰高兴地说。

就这样,一年多过去了。凭借着张磊的勤劳和决心,终于攒够了钱,在村里盖起了一栋崭新的大房子。

"老张啊,你可算是个有出息的儿子了!"张福海高兴地拍着儿子的肩膀,"有了这间大房子,咱们一家人就能合家团圆了。"

"是啊,我也等这一天等了好久了。"张磊高兴地说,"香兰和孩子们也受了太多苦了,是时候让他们住进新房子,过上幸福生活了。"

李香兰和孩子们搬进新房子的那天,大家都高兴得合不拢嘴。新房子宽敞明亮,设施一应俱全,和之前那间破房子简直判若两世。

"太棒了,我们终于有自己的房子了!"小明高兴地在房间里蹦蹦跳跳。

"是啊,妈妈,我们再也不用住那种挤挤挨挨的地方了。"小红开心地说。

李香兰看着宽敞的客厅、明亮的卧室,眼里噙满了泪水。"太好了,我们一家人终于可以过上幸福生活了。"

大家其乐融融,并没有计较之前的那些矛盾和分歧。毕竟,只要一家人团结一心,就没有什么困难是解决不了的。

从此以后,一家人在新房子里生活得无比幸福。李香兰再也不用操劳家务,公婆也乐得清闲。张磊也终于可以安心在家陪伴妻儿,不用再在外奔波了。大家其乐融融,像以前一样,过着平凡而知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