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日前,第五届中国科学院科苑名匠发布,全院12个团队和8名个人被授予第五届中国科学院科苑名匠称号。“中科院之声”联合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群众工作部,每天推送一个科学演讲视频,分享获奖者在科研道路上的初心使命和奋斗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寻山海遗珍,探造物留痕丨科苑名匠

寻山海遗珍,探造物留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化石标本修复与保护技术团队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化石修复与保护技术团队是推动我国古生物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团队。从192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系统发掘开始,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与积淀,不断为探索生命起源与演化研究提供关键证据支撑,是推动我国古生物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团队开展野外考察与化石发掘,百年传承,铢积寸累,汇聚46万件古生物化石标本,数量居亚洲第一;经验丰富、精益求精,建立了成熟完善的化石标本修复技术体系。化石修复技术位于国际前沿水平,精湛的技术为中外科研机构及博物馆开展研究和展览提供了有力支持;创新驱动、勇攀高峰,开创化石标本数字可视化研究应用新领域。团队利用显微CT、3D激光扫描等技术对化石标本进行无损伤高精度数据采集及建模,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化石标本数字可视化平台;科学复原、远古重现,推动科学知识广泛传播。团队研发了传统手工复原、数字化复原、化石标本缺失及变形复原等多项专精技术,科学严谨、生动形象,助力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两翼齐飞。

筚路蓝缕启山林,春华秋实满庭芳,团队支撑科研成就硕果累累。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早期脊椎动物起源与演化、恐龙演化与鸟类起源、中国古人类起源与演化等多个重要研究方向的发展,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团队成员屡获中国科学院技术能手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化石标本修复与保护技术团队演讲人员:张立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学寄语

化石标本的修复与保护,是一段坎坷之路,也是一次有趣之行,既是百年传承,也是改革创新,它探索生命起源与演化,探究科学的真相与真谛。

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我们如同孤独的化石猎人,勇敢地探寻着生命的过去。每一次的发现,都是对逝去生命的致敬,每一次的突破,都是未来生命的思考。

它以独特的语言,诠释着自然界的规律,以深邃的智慧,引领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前行的演化脚步。

让我们永怀一颗对科学的敬畏之心,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勇攀高峰,揭示远古生命的世界,迎接更加辉煌的明天!

——化石标本修复与保护技术团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

责任编辑:曹旸 宋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