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桐宝2014年被诊断为自闭症,从他3岁半至今,桐妈坚持了10年家庭干预,包括6年全职干预。

桐妈是一位典型的“成长型”家长,这10年,她总结出了许多居家干预和普校融合的可行性方法……不仅成功把自家孩子送进了小学、中学,还在无锡当地建立互助群,影响和帮助了一批圈内家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桐妈、桐宝和NT妹妹

桐妈相关文章:

桐妈说,

我们孩子的康复必然是有节奏的、有阶段的,不管我们愿不愿意,他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必然会带来变化,我们要做好应对每个阶段的准备。

当每个阶段有明确目标之后,我们更能检查当前状态是否达成目标,检查之后再动态调整下一个阶段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任务之后,我们只需要为设定好的目标去匹配资源,尽力达成它。

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父母不断地学习,陪伴孩子共同成长,我们需要提前预见到未来,再倒推到当下,应该做哪些准备。所以,我一直提倡家长们做成长型父母。

6月22日,大米和小米“医康融合,共'愈'未来”公益活动上海站,邀请到成长型家长桐妈来现场分享!

除了桐妈,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博士、英国皇家儿科医学院院士高峥,为大家带来关于自闭症领域的最新思考。大米和小米高级督导团也将前来助阵,从学前和学龄期、语言和感统失调、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多个方向带来成熟的经验分享。

他们将通过主题演讲、小组工作坊、义诊、VIP1对1等形式,用扎实的理论、简单易上手的实操,助力你成为下一个“成长型家长”!

干货分享

探讨干预共性问题,给你明确方向

孩子确诊后家长要重点关注孩子哪些方面?

居家干预怎么做?

该怎么提前帮孩子做好规划?

家长们可能正被这些难题所困扰。

别担心!桐妈和高峥医生将联手给你方向和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组工作坊

跟督导同伴一起学,有示范有演练

小组工作坊,会把家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20-25人左右,资深家长和督导共同带队,届时大家围绕主题,不仅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听到其他家长的经验,还要在小组中讨论、分享和实操演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往期家长小组工作坊

此次上海讲座,我们准备了4个 小组工作坊,桐妈和高级督导李静园、卞素娟、田亚冲分别带队,聚焦幼小衔接、学龄产品、发音/口肌、感统失调/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家长可以选择自己最关心的领域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生义诊

提供个性化干预建议

孩子有无发育障碍,怎么干预?

面临成长过程中的难题,怎么解决?

活动中,我们邀请到高峥医生为大家一对一看诊、答疑解惑。

因名额有限,需提前预约,每个家庭20分钟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峥医生

督导1对1答疑

面对面解答你的个性化干预难题

工作坊没交流够的家长,还有机会跟发展行为干预、ST 语言训练、OT作业训练的大米和小米督导一对一交流,他们将根据孩子和家庭的情况,给出个性化的、具体的建议。

报名方式

时间:2024年6月22日(周六)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锦尊路399号大华锦绣皇冠假日酒店2楼

费用:免费

即可报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