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宁波5月24日消息(记者 张雯雯 通讯员 刘萌鸣 颜语)“田医生,孩子情况好很多了,今天回普通病房住了!太感谢你了!”5月23日,四川彝族小朋友石一(化名)的母亲向田入东医生“报喜”。5月13日,3岁的石一小朋友被紧急送到金阳县人民医院急诊室。家人告诉医生,孩子在玩耍时,头部撞到了栏杆上。急诊室内,孩子的头上一直往外冒血,精神萎靡,眼睛也睁不开,生命危在旦夕。

在金阳县帮扶的宁波镇海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田入东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了急诊室。初步查体发现,孩子头上有裂伤,脑组织正从裂口溢出,情况非常紧急。

根据急诊头颅CT提示,孩子双侧额叶水肿伴不同程度挫伤。最严重的是,额顶骨凹陷性骨折,骨折刺破硬脑膜,脑组织因损伤后水肿的颅内高压从破口被挤压出颅腔。“必须马上通过手术取出插入脑组织的骨折颅骨,清除颅内破碎脑组织及血肿,修补硬脑膜后去除颅骨来减轻压力。”田入东说,这样,才能给孩子赢得生的希望。

一听要做这样的大手术,石一的父母慌了神,觉得要马上转去上级医院。原因是——没听说县医院可以开展颅脑手术。

田入东和当地的同事向其解释:根据国家的帮扶政策,宁波的神经外科医生在当地帮扶四个月了,本院医生成长也很快,完全能做这个手术。而且,孩子的情况非常危急。转院去西昌路途太远,救护车全速开去也要4至5小时,如果途中发生变故,后果不堪想象。最终,家属选择马上在当地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宁波镇海帮扶医生手术中(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手术在麻醉科的协助下顺利开始。田入东主刀,术中发现,骨折部分已经嵌入到脑组织中,并且骨折“四分五裂”。有一片骨折已累及矢状窦,一旦矢状窦破裂出血将异常危险。提前考虑到这一情况,术前已经充分备血。

按照术前计划,田入东带领当地医生小心翼翼地摘除碎骨片,尽量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并且顺利摘除累及矢状窦的碎骨片。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手术,石一小朋友转危为安。“孩子的父母决定在当地立即手术是明智的。对比术前CT和术中情况,孩子的病情正在逐渐恶化。如果转院去西昌,可能在途中就撑不过来了。”说起10多天前的手术,田入东还心有余悸。

手术后,石一转到ICU继续治疗,田入东也一直关心孩子的情况。听到孩子转回普通病房的好消息,他也很开心。田入东告诉记者,他来金阳帮扶的时间为18个月。刚来时,医院没有神经外科医生。因此,当地的颅脑外伤患者只能逐个转院治疗,既不方便,更增加了转诊途中的风险。现在,颅脑外伤患者、脑肿瘤、脑溢血患者等基本都能在当地得到很好的救治效果。

“救死扶伤本来就是我们医生的工作和使命所在,不值得夸耀。”田入东有些腼腆地说,“能通过自己的技术,让患者在当地及时得到有效救治,转危为安,我觉得自己的帮扶工作就很有意义。”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