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繁荣文艺创作”分论坛在深圳举行,演员胡歌现身在当日下午进行的电视剧单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被问及演《县委大院》有没有帅哥负担时,胡歌幽默地回应:“从头到尾我都没觉得帅是演县委书记的负担,反而我觉得挺符合,因为我看很多领导干部都挺帅的。”

回忆起对《县委大院》梅晓歌的塑造,彼时刚从《繁花》剧组出来的胡歌并没有太多时间做准备。如何从阿宝迅速切换成梅晓歌?胡歌现场跟大家分享了几点经验。

一是先找这两个角色的共同点,“找到共同点,我的心里就踏实了”。在胡歌看来,这两个人物都是各个时代的建设者和奋斗者,他们身上都有着那个时代的特征,无畏无惧,有毅力有冲劲。

胡歌分享,当演员以来,自己的表演习惯是找各种支点来帮助自己建立人物,比如最常见的支点就是服化道。而在拍摄《县委大院》时,胡歌找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支点:“当时除了我之外,还有另外两位演员也是从《繁花》剧组过来的,就是吴越老师和董老师。我发现我们的人物关系在两部剧里是完全颠倒的,《繁花》里是董老师求着我、我求着‘艾书记’;到了《县委大院》,就变成我和‘艾书记’求着董老师办事了。所以我们三人互为支点,共同完成了角色转变。”

除此之外,胡歌还有一个习惯,不管扮演什么角色,他都会找一件事,看似跟所饰演的人物无关,但又息息相关的事情。在《繁花》拍摄长达三年半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他都是一个人骑着摩托车去现场拍戏,收工再骑着摩托车回驻地。“因为阿宝这个人物他需要冲劲,很多时候他是一个孤独的灵魂。人在骑摩托车的时候特别专注,那种状态我觉得符合这个人物。”

而在拍摄《县委大院》时,胡歌也给自己找了一件事——天天去健身房。因为戏中角色梅晓歌喜欢晨跑,于是胡歌也在健身房不断给自己增加组数和力量,挑战自己身体的极限,这个过程帮助他找到角色身上的毅力和韧劲。

对于演员如何调动真实的生活经验帮助创作,胡歌分享了《繁花》中阿宝拉着汪小姐在南京路上奔跑的戏。那场戏中,汪小姐的包掉了,阿宝跑到前方回眸,看到汪小姐特别高兴。当时,王家卫导演要求胡歌当下看到的并不是汪小姐,甚至也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回忆,继而勾起了他的某一种情绪。

面对导演如此抽象的要求,开拍前胡歌便自己站在那里感受,当时他回头一看,正好是南京路旁边的一条小路,胡歌眼前突然闪现的就是童年,他看到了回忆里母亲牵着一个小男孩,两个人的背影。“因为我的母亲已经去世了,所以当下我就是把持不住,热泪盈眶。”后来,王家卫导演走过来拍拍他,告诉他:“我知道你看到了什么,这部戏就是想让观众看了之后有八个字的感受:似曾相识,热泪盈眶。”

除了上述无意识地调动记忆之外,还有一种是主动去寻找记忆库里相似的经历或情感体验。胡歌在《繁花》中扮演的是他父辈的一代人,他还记得那个年代每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都想在时代变革的过程中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其实那时我也来过深圳,我第一次出远门就是跟着我的母亲还有舅舅来深圳,一路上我看到了很多的叔叔阿姨,他们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充满了希望。”他还分享了当年母亲的一个小细节:“我一直记得,我母亲当时随身有一个小的录音机,是用来学习粤语的。因为当时家里亲戚在深圳有一个服装厂,当时他们想过要来深圳打工,但是后来还是回了上海。所以很多时候我在《繁花》扮演阿宝的过程中,我主动地去把童年对于父辈们的记忆调用回来。”

最后,胡歌还谈及演员的职业道德。当年轻演员获得一些成绩,膨胀或者自负自满,胡歌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他也坦言一路走来,若意识到自己有这样不好的苗头时,“我先自己在那个当下把自己(的念头)给毁(扑)灭了。”胡歌会时常想起自己的童年和一路成长的经历,他小时候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母亲长期生病,所以他时常想,“我能够走到今天,有这样的成绩,有这么多观众喜欢我,我应该感恩,甚至我有时候想说那是修了几世的福报,才能够走到今天。”

胡歌还认为,对于刚入行的年轻演员来说,身边的人特别重要。“可能他们没有特别好的辨别能力,有时候在闪光灯下很难看清自己,所以也希望经纪团队能够给这些年轻艺人们一个好的引领。”

统筹:贺蓓

采写:南都记者 钟欣 余晓宇 谢湘南 张艳丽

视频:南都记者 朱俊毅 程健聪 卢家焱 林经武 实习生 卢家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