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有一部电视剧叫做《闯关东》,描绘了那个特殊时代下,普通百姓的生存境况。

但很多人看过之后却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山东人不去富饶的江南,而选择了东北?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先说闯关东的这个“关”到底是什么关。

在历史上,“关东”这个概念发生过许多变化,比如秦汉时期指的是函谷关,隋唐时期则逐渐变成了潼关。

而到了明朝时期,朝廷在北京以北修建了山海关,用来防御东北地区崛起的女真族,这山海关就成了分界线。

而在《闯关东》中的关东就是指山海关之外的东北地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朝中后期,由于外敌的入侵和自然灾害的发生,华北地区尤其是山东一带,百姓生活得十分贫苦,甚至吃不上饱饭。

所以大批的难民开始举家前往东北地区,以谋求生计。

那么山东人为什么不去江南,反而要去东北呢?

真实的原因很简单,当时的东北地广人稀,当地没有足够的人力去利用广阔的土地,而且那时的东北还面临沙俄侵袭。

为了加强国家对东北的控制,清政府开始鼓励移民。

大批山东、河北的百姓就一路北上,到东北扎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之下,南方虽然富饶,但是人口密度很高,生存压力也很大。

即使山东百姓到了江南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去改善生活。

而且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当时南方正在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战火频发,而山东人本就被生活折磨的困苦不堪,更不想卷入战争纷乱之中。

所以,大量的华北百姓选择迁移到东北而不是江南。

除此之外,对于山东人为什么要闯关东,你有没有自己的见解呢?欢迎评论区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