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变了吗?走马上任在即,赖清德却开始对蔡英文“宣战”;关键时刻,柯文哲也被边缘化。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赖清德对蔡英文“开战”?被边缘化的柯文哲、又将给民众党带来怎样的影响?

随着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落下帷幕,赖清德及其所在的民进党顺利“连任”,岛内形势开始发生一系列转变,民进党内部的矛盾也逐渐凸显了出来。台媒消息显示,近段时间以来、台湾“经济部”“农业部”“数发部”“交通部”四个部门被指在选举期间没有发挥出战力,四部负责人或面临被“下课”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虑到四人几乎都是“亲蔡系”成员,与党内“新潮流系”没什么关系,有分析认为,他们被点名的真实原因是赖清德有意对蔡英文“开战”,为扶持心腹上位做准备。要知道,距离赖清德正式接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只有尽早将一些关键位置清空出来,才更方便赖清德进行人事布局。

虽然赖清德在胜选后第一时间宣布退出“新潮流系”,但拉拢“新系”成员,为组建“赖系”做准备、对他来说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赖清德本人也吃过“蔡系”官员的亏,他同一些亲蔡人士的关系也算不上好;如果不能确保自己指挥得动这帮人,还不如将核心部门掌控在自己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单来说,赖清德之所以要对蔡英文麾下的“蔡系”成员动手,主要还是出于培养自身势力的考虑,而非对蔡英文本人有多大敌意。事实上,赖清德在选前就多次表达了延续“蔡英文路线”的立场。民进党内分析人士也认为,赖清德很可能沿用蔡英文的安全团队,不会进行“大换血”。

虽说“2.14恶性撞船事件”发生后,继续沿用这支安全团队是否合适、引发了不少质疑,还有岛内媒体人认为正是安全团队的“不作为”才让台海局势进一步恶化;但不可否认的是,赖清德希望看到的两岸安全形势与蔡英文大约是一致的。

那就是在认为大陆短期内不会对台“动武”的基础上,在两岸关系上继续采取对抗、甚至敌对立场,以此来彰显台湾地区所谓的“存在感”。这意味着赖清德在撤换“蔡系”成员的同时,也需要沿用一些“旧人”,以此确保对大陆安全政策的延续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忙着“清除异己”,为今后4年执政做准备的赖清德,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后,民众党主席柯文哲面临的麻烦、要更大一些。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显示,在《TVBS》民意调查中心12日曝光的全台主要政治人物声望调查中,柯文哲满意度“雪崩式”下滑17个百分点,仅以31%的惨淡支持率位列所有参选人中的第十一位。

与之相对的,是他的不满意度来到了56%,是此次调查的13位政治人物中最高的。虽说民调满意度大幅下降,并不代表柯文哲已经失去了在岛内的影响力,但还是不少声音认为、柯文哲正在被“边缘化”,民众党团总召黄国昌,正逐渐摆脱前者掣肘。甚至还有评论者认为,随着柯文哲民调满意度的下降,“昌派”开始走上正轨,民众党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回暖升温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当前形势来看,柯文哲是否被边缘化虽然还是一个未知数,但能确定的是随着台海局势持续升温,岛内政客的处境也愈发复杂了。不论是继续执政的民进党、还是身处在野阵营的民众党、国民党,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如果不能维稳台海局势,正视两岸关系,等待他们的麻烦大概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