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气温逐渐回升,走进花梨镇翁昭村次早熟蔬菜示范种植基地,绿油油的黄瓜、豆角、辣椒等时令蔬菜似翡翠般青绿垂挂在藤蔓上,“绿浪”般荡漾,长势尤为喜人。近看,另一片黄褐色土地上铺了一条条黑色的覆膜,村民们戴着斗笠,弯着腰,正在忙碌地劳作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辣椒丰收。

翁昭村海拔位于550米至8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20℃- 25℃,白菜、青菜、菠菜、油麦菜等叶菜类露天至少可以种植3季;茄子、瓜豆类以及辣椒露天至少可以种植2季;且各类时令蔬菜,能早于大部分地方15—30天上市,在发展规模化种植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辣椒种植。

近年来,开阳县花梨镇把蔬菜种植作为促进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创新“1+1+N”的模式,即“村集体+村民+种植大户+社会资本”的发展模式,引进联农带农的龙头企业10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等各类市场主体30余家,引导群众规范有序流转土地5000余亩用于发展蔬菜种植,年产量预计达270余吨,年产值80余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农投公司在翁昭村考察蔬菜种植。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去了,多数都是老年人在家,现在政策好了,闲置的土地就可以流转给村集体,然后每年固定收取租金和分红,采摘期还可以在蔬菜基地做一些分拣、装筐的临时工,每天能干200百元钱。”翁昭村村民李秀芬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翁昭坝区蔬菜种植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蔬菜种植规模化。

下一步,开阳县花梨镇将在坝区蔬菜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争取资金和项目配套基础设施,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储存技术、冷链技术等扩大基地规模,确保农产品质量,打响翁昭精品蔬菜品牌,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双提升”。(图/文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