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韭菜长得非常快,一个大棚一次可以割400多斤,长势特别好的甚至可以割到500多斤,开始进入丰产期了。”大方县达溪村镇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世旭说。

近日,笔者在大方县达溪镇达溪社区的韭菜种植基地看到,78个大棚内种满了韭菜,一蓬蓬韭菜根壮叶肥,长势喜人。

达溪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朝刚说:“这种韭菜是大韭菜,品种为‘861’,口感鲜嫩,韭菜味儿浓郁,市场上很受消费者青睐,目前这里的韭菜主要销往贵阳和毕节。”

据了解,该基地原本有100多座单体大棚,由于这里地势低洼,部分大棚被水害,只有78个大棚可以正常使用。为了提高大棚的产值,达溪镇政府多次去黔西、遵义等地考察产业,发现种植韭菜的市场前景非常可观,恰好基地所在位置的海拔、气候也很适合发展韭菜产业,于是于去年4月份在大棚里改种韭菜。“韭菜属于高效经济作物,它对种植技术要求不高,而且种一次下去可以管四五年,一年又可以收割九茬左右,很方便管理。”达溪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朝刚说。

达溪镇大力发展大棚韭菜,不仅让大棚重新焕发生机,还就近解决了部分当地剩余劳动力。村民张燕就是附近的村民,从去年4月份开始,韭菜基地种韭菜、施肥、浇水、除草、收割等用工时,她只要忙好了家里的事情都会到韭菜基地务工。她说:“在韭菜基地做工是按计件,手脚快,收入就高,我一般一天要搞90多块钱,很好的。”

据杨世旭介绍,近期韭菜不到一个月就要出一茬,每收割一次需要近20名工人,解决了不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自从改种韭菜到现在,仅仅务工支出就超过了10万元。(大方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