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振华

未来已来,人类已经大步流星地跨入信息时代,信息、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人们充分地利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享受着信息带来的快乐、效率和便捷。数字教育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管理、教学实践、教育交互等各个环节,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等基本特征。可以毫不含糊地讲,数字化代表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数字教育将深刻改变教育的未来,重塑世界教育格局和版图,把越来越多的不可能变为可能,也将注定引发一场深刻而广泛的革命。

纵观教育发展史,一方面,教育培养人才、人才促进科技发明和进步;另一方面,科技发明和进步深刻地改变和影响着教育的方方面面。造纸术的发明结束了在竹简、布帛、树皮上书写的历史,代之以轻量化、便捷化并易于长久保存的纸质或绢质书,人们终于可以捧读典籍、静享书香,后辈之所以能够目睹古圣先贤的大作完全得益于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让手抄书成为历史,一个母版可以重复使用数百上千次,印书的效率大大提高,让更多人有书可读成为现实;电脑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写作和出版的效率,在电脑上可以任意写作、修改、插图,科技成果以几何级数提高。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将超过以往任何时代,数字技术已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为教育插上了腾飞的双翼,已经诱发了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未来将产生更加深刻的可预知和不可预知的革命性变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新华社

数字教育从表面上看是教学手段的更新,实质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过去信息量小、传播速度慢、扩散范围有限、信息接收方式单一,而现在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海量信息,并瞬间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甚至太空;对信息的接收、消化已呈现出“弟子不必不如师”的情形。过去查阅资料需要到图书馆一页页翻阅、抄录,而今一部手机或平板电脑就可以存储数百上千万册图书的信息,只需在电脑或手机上输入几个关键词,即刻有海量资料推送,而且,根据读者偏好,网络会主动推送需要的信息。时代在变,教育理念也要变,信息时代需要数字思维。

数字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传统教学活动局限于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学校、教室是标配,而数字教育则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线上方式从事教学活动,老师和学生可能相隔十万八千里,但可以通过网络相聚于各个角落,时时可学、处处可学。

数字教育在人类发展史上实现了有教无类,普惠公平成为现实。人类社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从教育是少数人的特权发展到越来越多的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但到目前为止,教学质量的差异还是客观存在的。数字教育则可以助力人类实现普惠和公平的千年梦想,偏远山区的孩子同样可以享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老师讲授的课程。

数字教育打破了工业时代整齐划一的班级管理与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大数据掌握每个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为每个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场景、个性化的阅读材料,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

数字教育打破了传统老师教、学生学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让课程变得生动、灵动、互动,学生嵌入式、体验式地沉浸于现实场景中,教学是师生互动、师师互动、学学互动、远程互动,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所有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互动,在互动中学习。

总之,数字教育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助于立德树人,但也要认识到数字教育不是万能的,它改变的是教学理念和手段,改变不了教师的主体地位,手机、平板电脑永远代替不了教师,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我们不能置身事外,而要投入其中,热烈拥抱数字教育。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

总 监 制丨王 辉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