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关头,韩国瑜主动出击,柯文哲或两不相帮?国民党成败在此一举。台立法机构负责人选举进入最后关头,“主动出击”的韩国瑜亮出了怎样的底牌?柯文哲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由于台立法机构出现了“三党不过半”的新形态,手握8个席位的民众党成了立法机构负责人选举中当之无愧的“关键少数”,民众党主席柯文哲也成了蓝绿阵营争相讨好的“关键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月30日,国民党民意代表韩国瑜、江启臣就公开拜会了民众党团,并发出了携手合作、推进“在野大联盟”的声音,喊话民众党参与跨党派合作,在立法机构改革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眼下正值立法机构负责人选举的“最后关头”,韩国瑜选在此时“主动出击”,显然是为了再次推动“蓝白合”。用韩国瑜的话来说,双方就民众党团早些时候提出的四项立法机构改革几乎无话不谈;趁着“三党不过半”这一改革良机,国民党希望通过频繁的互动与沟通,化解彼此分歧,推动两党团结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宣布角逐立法机构负责人一职开始,就公开喊话民众党合作的“韩江配”组合会做出这样的“承诺”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据悉,除了释放足够的合作诚意,韩国瑜还打起了“感情牌”——称绝不会将民众党当空气,而是会当作“氧气”;称进入立法机构后,大家都是“同班同学”。

从表面上看,“韩江配”拜会民众党团的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不过柯文哲最终会支持蓝绿两党中的哪一方还是个未知数。分析认为,嘴上喊着谁支持民众党提出的四大改革主张、谁能推动立法机构改革就投谁的民众党正在审慎评估蓝绿阵营的“开价”。

要知道,不论是承诺只要民众党愿意合作,就将让出立法机构副手之位的“韩江配”,还是正式就职后可能拿出更多职位“酬劳”民进党的赖清德,都能为民众党今后四年的发展创设一个截然不同的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种程度来说,不管柯文哲公开支持蓝绿哪一边,其实都有“小蓝”“小绿”的嫌疑。在此情况下,柯文哲最看重的自然是让民众党利益“最大化”。毕竟民众党要考虑的不止是立法机构代表的监督制衡权,更是接下来四年民众党的发展方向。尤其又有“蓝白合”破局后备受岛内民众指责的前车之鉴,或许不到最后一刻,柯文哲都不会将民众党的态度摆到桌面上。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柯文哲选择“两不相帮”,最终受益的仍然是席位上略胜一筹的国民党。这意味着民众党完全可以用更温和的方式“助力”韩国瑜赢下立法机构负责人的位置。一旦蓝白阵营在立法机构形成合力,赖清德跟民进党的专权必将被打破,届时,推动立法机构改革,制衡“赖清德系”成员也将变得更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下架”民进党失败的国民党来说,成败同样在此一举。用赵少康的话来说,如果蓝营高层不能为两年后的中期选举做好准备,妥善处理与民众党的关系,国民党的“未来”也将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近六成岛内民众希望下架民进党,赖清德无法代表岛内主流民意的当下,国民党方面要做的是团结一切力量,为改革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