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化名)是宁波一名14岁初中生,不久前,她和同学一起在一个密室逃脱游戏中受伤,医疗费就花了10000多元,要求商家进行赔偿,但双方意见相差很大,最终调解失败。

卢女士是小雨的妈妈,她告诉记者,“5月初,我女儿和同学去一家密室逃脱玩,但没玩几分钟就受伤了,因为NPC(非玩家控制角色)出来吓人的时候,她逃跑撞到了里面的墙角,当时就出血了,眉毛处有一道长约2.5厘米的伤口,之后被120送到第一医院急诊,有轻微脑出血和脑震荡。当时,密室里灯光昏暗,只有闪烁的警示灯,墙体没有保护措施。”卢女士说,初期的医疗费用已经超过10000元,后续还要进行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姑娘受伤的情形。受访者供图

出事之后,卢女士和商家进行了沟通,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医疗费用和赔偿。但对方表示,已经事先告知了密室逃脱具有一定危险性。事情的主因是孩子跑得太快,撞到墙上导致意外。出事之后,工作人员有积极协助120把孩子及时送医,只能出于人道主义关怀,给予1000元的补偿,并支付购买祛疤痕药膏的费用,其他的费用无法承担。

对于商家给出的方案,卢女士无法接受,于是向商家所属辖区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之后双方接受了调解。市场监管部门出具的意见显示,经调解,消费者认为店方未尽到保护未成年人人身安全义务,要求承担目前的全部医疗费和检查费1万元,后期的疤痕消除还需5000多元。但被诉方坚持只愿承担目前医疗费用的30%。之后作了三方调解,最终,因双方意见差距较大无法达成一致,调解终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商家前台有相关提醒告示。记者 毛雷君/摄

5月23日,记者来到该密室逃脱现场了解情况。涉事密室逃脱场地开在一个商业体4楼,有多种类型密室,其中不乏恐怖元素。每次游戏根据时间和场景收费不同。记者注意到,前台有个告示,上面写着“未成年人需要成人陪同”。

现场只有一名工作人员,记者提出想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该工作人员说店长外出开会不在宁波。随后,记者电话联系上了陈姓店长。陈店长告诉记者,他们要求12周岁以下必须有大人陪同才可以进入游戏。当时,三个女孩子都说是初中生,超过了12周岁,虽然没有大人陪同,但也可以独立游戏。

“工作人员也告诉她们不要快速奔跑,注意安全。”陈店长说,游戏中有很多环节,环境也比较复杂,确实存在一定风险。这次是一个意外,他们也希望可以尽快解决问题。“当时对方要求现金赔偿9000元,我们觉得这个要求超过了可以承受的范围,因此也咨询了上海总部的法务,法务也建议走司法程序,根据最后的判决来划定各自的责任。”

陈店长称,他们并没有逃避责任,只是双方对责任的认定有异议,所以导致调解失败。

近年来,密室逃脱类游戏兴起,受到不少年轻人喜爱。但由于这种游戏场地往往灯光昏暗、环境复杂,加上工作人员会人为地制造紧张或恐怖氛围,并非适合所有人参与。

在商家发给记者的一份免责声明中,明确玩家要注意自身安全,禁止奔跑、随意攀爬,不可食用道具等。有高血压、心脏病或者处于妊娠阶段等特殊身体状况不能参与游戏。未成年玩家需要在成年人陪同下进行游戏体验,并如实填写紧急联系人相关信息。

不过,现实中,工作人员很少验证未成人的身份信息,没有家长陪同而进入游戏体验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次发生意外的小雨和她的同学都未满18周岁,没有成年人陪同也顺利进入游戏。

对此,浙江同舟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韩志清律师认为,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商家在提供娱乐活动时,应对未成年人的安全负有特殊责任。商家在前台告示未成年人要在成年人陪同下游戏,并提供免责声明。这表明商家对未成年人参与游戏的安全问题有所关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商家完全免责,尤其是在游戏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伤害情况。因为,商家作为经营者,应当对游戏环境进行充分的安全评估和管理,确保游戏过程中的安全性。如果商家未能尽到安全管理的责任,导致未成年人受伤,商家仍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在这起事件中,女孩子在游戏中受伤,产生了10000多元的医疗费用,且伤情比较严重。如果不能协商和解,家长可以向商家索赔。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商家在提供娱乐活动时未尽到安全管理责任,导致未成年人受伤,商家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韩律师说。

记者也查询了相关的法院判决案例,在去年上海浦东新区法院一起密室逃脱意外伤害案件中,商家被判承担70%的责任。同年,北京朝阳区法院判决的一起类似案件中,11岁女孩玩密室逃脱游戏受惊吓受伤构成九级伤残,法院一审判决被告公司赔偿受害人各项费用共计20余万元,承担70%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