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污水排海计划启动48小时后,中方已连出三招,招招直指日方“要害”;见势不妙,岸田政府开始找后路,希望中方解除制裁。面对一意孤行的日本政府,中方出台了哪三招反制?关键时刻,岸田政府找的“后路”又指的是什么?

继本月24日,日本政府不顾国际各界强烈反对,执意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后,全球范围内就掀起了一股声讨岸田政府、抵制日本水产品出口的浪潮。多国渔业水产部门表示,随着首批7800立方米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全球海洋环境或面临灾难性后果,各国水产品出口业或将成为最先受到冲击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前再三警告日本政府不要一意孤行的中方,也在首批核污水排放入海后48小时内连出三招,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中方的态度跟立场。

第一招,是在第一时间发布公告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作为日本水产出口业的最大海外买家,中方公布进口禁令的速度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意料。事实上,排海计划启动后仅一个小时,中国海关总署就公布了全面暂停日本水产品进口的消息。中方指出,为防范核污水排海给食品安全造成的风险,保障本国公民的健康权、发展权和环境权,中方将全面暂停相关进口贸易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招,是出动解放军战机飞越宫古海峡,给日本防卫部门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日本防卫省25日消息,两架解放军轰-6轰炸机于当天上午现身冲绳本岛和宫古岛空域,引发日方高度关注。防卫省紧急出动战机应对并对中方战机进行“监视”。

虽然中国军机所处空域为非领海海峡上空,享有飞行自由权,但每逢解放军战机穿越宫古海峡日本自卫队都会“反应过激”。如今中方选在核污水排海计划启动次日出动军机,也未尝没有警告日方审慎行事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招,是加大水产品食品安全监督及食盐价格监管力度。面对核污水排海事件引发的恐慌情绪,国内市场监管总局第一时间加强了对进口食品安全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将严查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使用日本水产品的情况。

此外,监管部门还加强了对各地食盐价格的监控和预警分析,避免哄抬物价、散布谣言等情况的发生,及时安抚市民紧张情绪。

不得不说,中方出的这三招招招直指日方要害,让有意模糊核污水排海危害性的日本政府认清了中方不会被轻易“糊弄”的事实。事实是中方出招后不久,大感不妙的岸田政府就开始找后路了,还跑来要求中方撤销制裁决定。

水产品进口禁令公布当天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公就开发声表示,日方已向中方发起外交交涉,希望中方能取消相关禁令,并与日方一道推动两国专家就核污水排海一事展开科学专业的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中国驻日大使已经作出明确表态,直言中方此举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完全必要的,是出于保护国民身体健康的考虑。中国外交部也表示将采取必要、合理防范措施,捍卫海洋环境安全和国家人民利益。但岸田政府显然是想找人替自己买单,将核污染水排海引发的渔业危机降至最低,所以才会要求中方“收回成命”。

但就目前情况来说,忙着“找后路”的日本政府是注定要失望了。因为不止中国出台了相关进口禁令,还有更多国家正在加入“拒绝日本水产品”的道路上,今年上半年日本水产品出口额下降就是一个最有力的政局。如今,日方妄图将核污水与核废水混为一谈,模糊核污水排海危害性的小伎俩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看穿,未来,日本政府也必将因此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