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24年,在国际关系上是“回旋镖元年”的话,那具体到中美关系当中,2024年也可以说是中方对美国的“点名”元年。与以往我们在外交场合,通常用不点名批评相比,我方在涉美问题上的对外评论和回应中,更多地采取了直接点名的做法。而且这种“点名”正在逐渐从隔空批评,演进到当面驳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当时,中央军委国际合作办公室领导,应约和美国助理国防部长通话。在国防部发布的通稿中,除了对中美两国元首、两军交流的常规性回顾外,就是罕见点名批评,近段时间美国和美军在涉华问题上的恶劣表现。

我方强调,美台军事勾连和“台独”分裂行径是破坏当前台海稳定的主要乱源,美方插手怂恿“代理人”在南海挑起争端,中方的维权行动完全正当合法,还有美方部署陆基中导严重危害地区安全,如果一意孤行,必将遭到中方的坚决反制。

这三条当面驳斥,可谓霸气外露,相较于以往我方在涉美问题上的做法有很大不同。放在以前啊,咱们的外交措辞主打一个含蓄,很少在公开表态中批评某个特定国家,使用的多是相关国家、某些国家。而这次,针对美国在台海、南海搞事,和部署陆基中导三项议题,咱们选择了直入主题,当面敲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趋势,是进入2024年开始的,再往前追溯,大概是2021年3月,咱们说出“美国没有资格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之后,就有了逐渐强硬起来的征兆。之前,我们在中美双边交流当中的“点名”批评,还有咱们外长在接受采访中,罕见点名美国“一些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单极霸权,已经到了失去理智的程度。”另外在中俄联合声明里,对美国的点名批评也有13处之多。

有的朋友可能就要问了,不是说中美关系在巴厘岛和旧金山两次会晤之后有所缓和吗,为什么还要这么强硬。问题就在于,当美国总统拜登在会晤中许下承诺后,美国政府做的事却跟他的承诺完全不同。最近,美国商务部对中国电动车加赠关税,这就是明显的,阻碍中国经济发展,明确违背拜登总统的承诺,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不敢,或不愿当面斥责,就是对美国“反华”共识的纵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事领域的中美关系同样如此,美国明明在全球地缘政治博弈中捉襟见肘,还要不断加大与中国台湾、菲律宾的勾连力度,炒作台海、南海议题,他们是为什么来的,冲着谁来的,大家懂的都懂。基于这些现状,我们在和与美国开展交流的过程中做出调整,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正如王毅外长所言,现如今的美国啊,真的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美国国内经济滞胀、政治撕裂,对外援乌、援以,收割欧洲,都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噬。美国政客们,历来又有挑起更大对外矛盾,掩盖内部问题的传统,所以在对华关系上,他们非但不会理性对待,反而会更加癫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才会选择调整外交风格,含蓄的方式,美国装听不懂,那我们也只能,指着美国人的鼻子骂一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