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这个表面上似乎平静,但实则波涛暗涌的国际环境中,央视一则最新报道再次提醒我们,外部的威胁永远存在,只是被我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所遏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解:外军机打开火控雷达后,中国军机强势驱离)

1、以2对4!中国军机驱离外军机

报道称,中国南部战区海军舰载航空兵在履行任务期间,遭到四架外军军机的挑衅。这些不请自来的“访客”,无视“空中礼仪”,利用4比2的数量优势,悍然使用火控雷达锁定我方飞机。

要知道,现代空战虽然经常被描述为非接触性战争或超视距作战,但其本质并未改变——仍旧是敌对双方通过精确的目标锁定,并使用携带的导弹进行攻击。在这种背景下,火控雷达的作用愈发显得关键。

它不仅能够实时提供目标的精确位置,还能为导弹射击参数做出快速修正,以确保命中。因此,一旦被火控雷达锁定,就等同于有一把装满子弹的枪口指向你——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威胁。

根据报道,面对外军的挑衅,我国舰载机的飞行员展现了高超的技巧和冷静的判断力,迅速做出一个大动作。

在一连串高技术的机动动作下,迫使对方飞机逃离现场。虽然具体机动动作细节未被透露,但这足以说明我方飞行员技术高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解:歼-16D被视为“美国海军的噩梦”,电磁压制能力不容小觑)

2、电磁压制给我上!外军机撞枪口上了

进一步分析显示,我方可能使用的是歼-16D。

这款电子战飞机在2021年珠海航展上首度向公众展示,以强大的电子战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与第五代隐身战机歼-20并肩,成为我国空军又一张王牌。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该型号专为执行电子对抗任务而设计,能有效干扰敌方预警及地面雷达系统,同时还保留着常规作战的能力。

因此,当外军机使用火控雷达锁定我们的歼-16D时,无异于直接撞上了枪口。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曾发表的一篇文章,很直接地指出了歼-16D对美军的威胁。

文章由美军退役军官布兰特·伊斯威特撰写,题为“为何中国歼-16D战机的电子战能力,是美国海军的噩梦”。

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歼-16D的电子战功能,并与美国海军的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进行深度比较。从分析中可以看出,歼-16D早已成为是现代电子战场的重要力量,某些方面已经超越“咆哮者”。

可想而知,歼-16D电子战飞机的出现,不仅体现了中国在高科技军事领域获得显著进步,也为现代战争中的电子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解:插入美军飞机翼下的苏-27战斗机)

3、俄罗斯的手段,解放军也能借鉴

有不少分析人士称,俄罗斯作为另一个经常被外籍“光顾”的国家,其处理此类事件的手段,值得关注,部分内容解放军也能适当借鉴。

我们知道,在当今多变的地缘政治环境中,空中邻近事件已成为国家展示力量、施加影响及测试对手决心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在俄罗斯与美国这两个军事大国之间,空中对峙事件频发。

例如,苏-27“侧卫”战斗机与美军RC-135V/W“铆钉”侦察机的对峙,不仅展现了俄罗斯空军的敏捷和果断,还向世界展示了俄罗斯维护主权和领空安全的坚定立场。

而说起俄罗斯驱离外机一事,最经典的案例无疑是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

一架苏-27在距离美军RC-135U侦察机仅有100英尺(约30米)的地方高速横穿,迫使后者中断任务并返航。这种极端近距离的驱离方式,被美国描述为“自冷战结束以来遇到的最危险的事件”。

总而言之,此次事件不仅测试了解放军的应对能力,也证明了,无论是通过外交途径表达我们的坚定立场,还是通过军事手段直接回应挑衅,中国拥有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和决心,同时也将坚定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