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倪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0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不仅仅是因为今天和“我爱你”谐音,更有意义的见到了长篇小说《蓝鲸兵魂》作者宋元家,两代水兵坐在一起促膝交流,大海成为我们共同话题。

我深知《蓝鲸兵魂》能够得以顺利出版来之不易,当自己当面向他表示恭贺时,宋元家非常低调,他告诉说:“《蓝鲸兵魂》素材大都取自我与战友们的亲身经历或‘老潜艇’讲述的故事,也有的取自央视《国家记忆》节目和有关报刊资料。因此说,潜艇战友们才是本书的真正作者,而他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执笔者。不由得让我想起我们第一次见面,想起当年他就是这样一个非常谦逊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算起来自己结识宋元家至少已经超过30多年了。1990年我在执行完赴南海国防施工任务后,从四明山舰被调到大队政治处做新闻报道工作。第一次冒昧去拜访,潜艇部队的新闻干事告诉自己,我今天约见面的大名鼎鼎的宋元家是他的顶头上司,任宣传科科长2年多。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水面舰艇部队机关与宋科长的潜艇部队机关还是友邻,两个单位直线距离也就在1500米左右吧。虽然自己是一个业余战士报道员,但是宋科长没有一点官架子,一边让座、一边倒水、还一边交流,请教做基层报道工作经验更是有问必答……宋元家科长给自己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不仅平易近人,而且乐于助人。有了第一次登门拜访,后来他成为了自己的良师益友,虽然我们俩在年龄和职务上,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彼此交流一直非常畅达,有点相见恨晚。

接过宋元家递给我的包装精美的长篇小说《蓝鲸兵魂》,我迫不及待的打开,油墨独特的味道随着塑料薄膜被撕掉散发出来沁人心脾……封面设计独具匠心一下子吸引住我的所有目光,书名蓝鲸兵魂四个字采用银色凸起书法字体呈现,“辽宁省重点主题出版物专项资金扶持作品”,“‘新时代 筑高峰’大连原创文艺作品丛书”“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部队成立70周年”几行烫金字格外吸引眼球,“70,1954-2024”用数字及潜艇示意图构成的标识更是画龙点睛,一艘处于浮起状态的潜艇,在蓝色大海为主基调的封面上劈波斩浪,周围泛起白色浪花。原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海军北海舰队原司令员王继英中将欣然为《蓝鲸兵魂》作序,并且和作者合影。王继英中将是宋元家入伍服役的潜艇部队支队长,他对这位由潜艇轮机兵提升上来的新闻干事非常了解,当得知宋元家立志要创作一部反映潜艇兵生活的长篇小说,王继英支队长不仅给予热情鼓励和肯定,而且还给予了很多支持,时常安排宋元家跟随潜艇出海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想到,《蓝鲸兵魂》能够在4月23日人民海军节纪念日到来之际出版,宋元家告诉我,他比任何人都激动、都开心、都兴奋。《蓝鲸兵魂》的出版不仅了却他50多年前立下的“我与潜艇有个约”,而且也丰富了他的退休生活。细读《蓝鲸兵魂》,从字里行间里,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对潜艇的独有情怀,感受到作者献身万里海疆的年自豪与骄傲,感受到作者对建设强大军队的期待与祝福!《蓝鲸兵魂》是一位老水兵对潜艇的真情表白!回首自己21年潜艇部队服役的春夏秋冬,难怪宋元家在接受大连电视台采访的时候无比激动。

因为我们俩是非常熟悉的老朋友,采访起来无拘无束,加上过去的一些交流积累,自己对宋元家许多细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1972年12月,宋元家当上了一名潜艇兵。在部队领导的鼓励下,他从入伍不久就与潜艇有个约定,立志要为潜艇兵写一本书,讴歌“百人一条枪,生死一条命”的战斗生活。他一边勤奋做好本职工作,一边坚持刻苦练笔。1973年他创作出《“大轴司令”》被《人民海军》报采用了,这篇小小说是宋元家的处女作,因此潜艇政委奖励了他一本《写作知识》,还推荐他到支队报道组学习,宋元家受到巨大鼓舞。从此,宋元家写作热情更加高涨,他写反映潜艇水下练兵的稿子经常被发表,《人民海军》报以《潜艇上的“土记者”》为题对宋元家进行了报道,还被聘他为了特约通讯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6年11月,宋元家随潜艇远航31昼夜。在离开天地的日子里,除了正常值更外,他还担任《潜艇远航快报》撰稿和编辑工作,不仅给战友们带来欢乐,潜艇返航还受到前来采访的记者称赞。《人民海军》报连续三期刋发宋元家《如何编辑潜艇远航快报》的经验。经过刘善兴干事的力荐,宋元家获得了参加舰队、海军文学创作培训班,有幸聆听到了巴金、茹志娟、孔罗荪等文学大师的讲课,写作水平也有了新的提升。宋元家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新上任的艇长》,不仅被海政文化部编印《远航》一书收入,而且在《浙江文艺》刊发。宋元家要用手中的笔去创作反映潜艇生活的作品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8年5月,解放军报社举办首期新闻干部培训班,经过考试,全海军有6人被录取,宋元家有幸成为其中一员,而且是唯一的潜艇兵。聆听众多名师的精彩授课,宋元家感到自己脑洞顿开,受益匪浅,他撰写的《立意要新,开掘要深》体会,被《军报生活》采用。从解放军报社结业后,宋元家被聘为特邀通讯员,并提干当上了支队的新闻干事。1982年10月,他有幸参加海试指挥组,随艇参加了我国首次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功的任务,目睹了那“骑鲸蹈海,激浪冲天”的壮丽场面,这就更加激起他用文字记录潜艇部队战斗生活梦想,有朝一日得出一本大块头的反映潜艇生活的书。

1984年4月23日,是人民海军成立35华诞。首长安排宋元家筹办“海军潜艇部队成立30周年大事记”展览,他非常高兴接受任务,不辞辛苦,连续出差,先后到青岛海军潜艇学院、北京军事博物馆等地收集资料,采访第一代“老潜艇”,终于提前完成了布展,这些素材积累也为日后创作《蓝鲸兵魂》也提供了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3年10月,部队精简整编,宋元家转业到大连出租车行业工作。他利用自己的写作特长为的哥的姐宣传,不仅得过多个奖项,自己还成为了大连作家协会会员。宋元家长篇报告文学《顾庆泰和他的爱心的士》的主人公当上“全国劳动模范”,成为了我国出租车行业注册“爱心的士”商标第一人。

虽然离开部队,宋元家对潜艇的情结亦浓,多少次梦里看到潜艇在出航。穿不够的海魂衫,戴不厌的舰帽,更坚定了他为潜艇兵写一本书的决心。2012年12月,办完退休手续后,宋元家开始静下心来履行“我与潜艇有个约”了,开始创作《蓝鲸兵魂》。因为有50多年的酝酿和构思,很多重大事件宋元家又是经历者,写起来较为顺手,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本书的初稿。

《蓝鲸兵魂》全书19个章节,用39万字的篇幅,叙述是以中国海军常规潜艇的发展为主线,以重大事件为中心而展开的,通过平凡、神秘而又惊心动魄的潜艇生活讲述了从辽南古镇走出来6个潜艇兵从接艇、修艇、全训、远航和突破第一岛链,到执行我国首次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等重大任务的战斗经历。和着他们入党、提干、上军校、晋升的步伐……全方位反映了一代潜艇兵破茧成蝶的历练过程,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人民海军潜艇部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挺进深蓝、亮剑大洋、圆梦航母的发展历程。《蓝鲸兵魂》书中既回忆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潜艇部队建设的运筹帷幄和关心,又描写了潜艇官兵水下习武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们之间的崇高友谊和真挚感情,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的海的味道、兵的味道、军的味道。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和冲击,加上本书审读需要履行严格手续,经过5年的守候,《蓝鲸兵魂》先后通过了辽宁省新闻出版局、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宣部等部门的严格评审,终于在2024年海军节前出版了,同时也为6月19日海军潜艇部队成立纪念70周年纪念日献上了一份厚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蓝鲸兵魂》出版,受到各方好评。《解放军报》原副总编绕洪桥阅后说:“46年前,我与宋元家是军报新闻干培训班同学。他创作的《蓝鲸兵魂》描写了一群水下长城的构筑者、水下堡垒的打造者,让我们看见了人民海军中这支一往无前的水下方阵。因为有了他们,关山万里不可越,正因为有了他们,不教胡马渡阴山。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一部十分难得的爱国主义、革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张陵阅评道:“《蓝鲸兵魂》围绕几个海军军人的成长过程,讲述了在和平环境下,中国军人为国家安全,为世界和平的牺牲奉献故事,突出了中国军人责任担当的主题,讴歌英雄主义的军人精神,是一部礼赞潜艇兵的优秀作品,也是新时代军事题材的重要收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书审读专家、《人民海军》报社大校主编彭化义阅评说:“作者曾是潜艇老兵,对潜艇部队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创作素材来源。书中故事描述生动,人物形象刻画鲜明,对话有独特的军旅风格,感染力强。是一部立意新颖深刻,富有很好的国防教育意义与正能量社会导向的作品。”

锦州市作协主席李铁阅评说:“《蓝鲸兵魂》是近些年军旅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题材上有突破,艺术上有创新。这部作品艺术上有独到之处,结构精巧,语言流畅,文字幽默,有画面感,细节看似自然随性,信手拈来,实乃饱含匠心,精雕细琢。所塑造的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明丰满,把英雄的海军战士当作普通人来写,既写他们英勇不凡的一面,又对他们进行了日常化的书写。潜艇上的日常生活质感饱满,无数个看似平常的生活细节造就了他们不平凡的人生。”

老友相见,有唠不完的嗑,叙不完的旧。即兴交流中,宋元家兴奋的告诉我,《蓝鲸兵魂》已被推荐参评“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了,不管最终是否能够斩获大奖,我们都由衷祝福宋元家履行了一个老水兵与潜艇的约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作者简介:倪玉,笔名海无边、一言、宁浦、王玉,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自主择业军官,自由撰稿人,现任大连星海会展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年军旅,3次荣立三等功。曾任中国军事写作协会会员,《中国贸易报》《消费日报》《中国海洋报》《中华建筑报》《海军杂志》等多家报纸及杂志记者、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著书及参编教材累计32部,发表各类新闻作品1000余篇,获各类征文奖近100项。从事会展业20年,撰写各类策划案、相关材料及发表推文超1000余篇(份)。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