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创〡李老逵

小时候读红楼,和很多读者都一样,很喜欢真性情的晴雯,讨厌假做作的袭人。

并且我们也能看出来,曹雪芹是偏爱晴雯的。作为丫鬟,她的笔墨最多,性格最鲜明,第五回的薄命册里,晴雯位居又副册榜首,妥妥的怡红院女二号。

在贾府如云的丫鬟里,要论综合实力,晴雯认第二,没人敢说第一。论背景,自从十岁进了贾府,便得到了贾母的赏识,不但被贾母亲自派到宝玉房内,还被内定为未来许给宝玉的通房大丫头。

论条件,第一是美。就连轻易看不上别人的王熙凤,也说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就连厌恶晴雯到了极点的王夫人,也被这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像林黛玉”丫鬟惊艳了一把,陡然生出防范之心。就算是生病,随手剪二块膏药贴在太阳穴上,也丝毫不尴尬违和,反倒被她演绎出俏皮的味道,被王夫人说成是“病西施”。可见晴雯之美,不分场合,不挑造型,是经得起检视的360度无死角的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是能。晴雯美,但不是个花瓶,以出神入化的针线技艺冠绝丫鬟界。她不仅是贾母的“御用裁缝”,还是贾府所在地京城的顶级“巧手”。宝玉的雀金裘烧了一块,在无数裁缝、绣匠和女工手中转了一圈,竟没人认识,而她则一眼就看出来是孔雀金线织的,界线也只有她会。而且能补得“若不留心,再看不出”。在一个女红为核心竞争力的年代,晴雯的水平简直就是清华的学霸,北大的韦神。

不但专,而且红。补雀金裘的手艺,那就像神枪手是用子弹喂出来的一样,无疑是在贾母身边耳濡目染,在无数奢侈品中练出来的,你让做了一辈子针线活的刘姥姥试试?她只能补裤子纳鞋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够在贾母身边长期工作,还接触到这么多核心收藏,必定是经过一号人物长期考察培养和信任的。所以晴雯才能被派到宝玉身边工作,并且她对宝玉也是死心蹋地。病得七歪八倒的,要搁我们早请病假了,还补雀金裘?补你妹,老子要下班。

可人家呢,不但不想请假,也顾不上和宝玉只是雇佣关系,拼了命也要把工作做好,甚至这次带病工作落下了病根也在所不惜。

有背景,有颜值,有本事,有忠心,这是多么完美的起跑线啊,妥妥的职场天花板,丫鬟中的战斗机。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由于缺乏驾驭优势的智慧和情商,反而被它们所累,把好命活成了薄命,把一手王炸打成了烂牌。

首先,晴雯不懂“高处不胜寒”的道理,自己高高在上,严重脱离本阶层。

用王善保家的话来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的样子, 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趫趫,大不成个体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们一贯有枪打出头鸟的好传统,所以年老色衰的众婆子们经过投票表决,一致通过,给晴雯扣上了“狐狸精”的帽子。

老婆子喜欢搬弄是非,但是说晴雯爱骂人,这个状告的却不算冤枉。王夫人偶尔逛一次大观园,就碰上了她在骂小丫头们,可见骂人对晴雯来说是家常便饭。

在贾府呆了近七年,一个朋友都没有。在怡红院中,晴雯几乎吵遍了所有丫头。不管是平级还是下级。她讽刺袭人:“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她讽刺麝月:“哦,交杯盏还没吃,倒上头了!”

对上夜的人,她说:“别放诌屁!你们查的不严,怕担不是,还拿这话来支吾。”说看病的大夫:“只会骗人的钱,一剂好药也不给人吃。”

对于小丫头们,更是毫不客气。训斥小红:“你只是疯吧!花儿也不浇,雀儿也不喂,茶炉子也不拢,就在外头逛”,“怪道呢,原来爬山高枝去了,把我们不放在眼里。……有本事的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上,才算的!”她“假传圣旨”,撵走坠儿;她自己生了病,把怒气转移到小丫头们身上:“那里钻沙去了!瞅我病了,都大胆子走了,明儿我好了,一个一个的才揭你们的皮呢。”听见她骂,小丫头篆儿赶忙进来,反落了她骂:“别人都死绝了,就剩了你不成?” 以致贾宝玉觉得,“满屋里就只是他磨牙”。

别说同阶层的了,主子贾宝玉,也因为说了她一句“蠢材”,而被她一番话怼过来,气的浑身乱颤;黛玉来怡红院,也能吃了她的闭门羹。

但婆子们的阴险之处在于,晴雯的骂人很多时候是性格使然,但是她们却偷换为“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然后天天浓妆艳抹,“话不投机”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把晴雯塑造成白骨精的形象, “大不成个体统”,从而上升到严重影响贾府形象的高度。

不但爱骂人,还不爱操心。作为怡红院里地位较高的丫鬟,以后会不会成为宝玉房里人,会不会被配了小厮出嫁,该不该向上爬,该怎么应对动摇自己地位的人,这些时常萦绕在袭人等人心里的忧虑,晴雯都不操心,可以说她活得比姑娘们还要恣意随性。

这也可以体现在她平日里不怎么顾忌后果的行事上:赌钱输了就甩脸色,看见宝玉给麝月篦头就抢白几句,看不惯小丫头就打骂……从不掩饰情绪,也不考虑什么与人为善好为自己铺路的道理,脾气上来了,连林黛玉宝姑娘来访她都敢抱怨。

莫说考虑自己的前途了,晴雯连主子的未来也不操心。袭人操心宝玉,苦口婆心劝导,甚至向王夫人提议搬出大观园;紫鹃操心黛玉,为了黛玉未来的婚事去试探;司棋、绣橘操心迎春,担心她吃亏被欺负……然而晴雯呢,不但不念叨着让宝玉读书、与官员来往,她反而会怂恿宝玉装病逃避读书,甚至帮着他演戏,像极了林黛玉。

可是,林黛玉是小姐,你是个丫头啊!黛玉尚且如此命运,你有能有什么好结果呢?不出事则已,出了事,下人就是出气筒,就是替罪羊,就是背锅侠。

晴雯最后的遗言是“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我虽生得比别人好些,并没有私情勾引你,怎么一口咬死了我是个‘狐狸精’!”

其实狐狸精又如何,想勾引宝玉的多了,平安无事的有的是。晴雯被踢出大观园,只不过是因为犯了众怒,上位者在隐隐的危机中把她当做替罪羔羊,驱逐了一个无关轻重的下人罢了。

晴雯从前服侍贾母没受过什么苦,在善解人意、在女孩面前总是伏低做小的宝玉房里她生活得也如副小姐一般,她自以为高枕无忧了,压根儿没想到平日的口舌之争或几个白眼引爆了大观园众人积累下的怨气,会裹挟着王夫人的命令,在某一日突然把她推到命运的悬崖边。

她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把怡红院当成了自己的家,坠儿手脚不干净作出偷盗之举时她愤怒不已,不但越级惩罚下狠手“拿针乱戳”,还擅自驱逐出去;在外撞见小红时她的斥责也是针对小红不履行本职工作,她已经看出了小红“跳槽”的意向,那些夹枪带棒的话语更像是对怡红院的维护。

晴雯说“这口气如何忍得”。可是不管是小红也好,坠儿也罢,侵犯的是怡红院的利益,要愤怒的也应该是宝玉,至少也应该是准姨娘袭人,下人犯了错,自有主子惩罚,关你一个丫鬟什么事啊!

这是哪里来的“共同荣誉感”呢?

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为人处世,说话要有分寸和尺度,要讲究场合与时宜,人人都拉屎,但是不能当众拉屎。如若不然,不仅会给人难堪,令人不满,自己也会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别人没有义务容忍你心直口快时的坏脾气。

一个有眼光的领导,不能青眼对上白眼对下,看人应多看长处,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要求人十全十美,更不要对犯错的下属过于刻薄。

晴雯就是这类带着明显缺点的人才,雷点太多太多,导致别人跟她很难沟通。从而上级不待见,平级不喜欢,下级很反感。

她曾经天真地认为自己会扎根长存于贾府,根本没想过有朝一日会被赶出大观园,她的根基,从来都不够牢靠。今天要把这个“撵出去”,明天要把那个“撵出去”,最后没想到离开的却是自己。

可叹晴雯,被撵出怡红院后,不会有任何人真的为她伤心。

贾母作为晴雯的伯乐,会怜惜她吗?不会。贾母的孙男弟女太多了,除了宝黛二人能得到贾母的真心之外,其余她的亲孙子孙女,她也未必分给多少爱,更何况一个丫鬟。贾母真正离不开的丫头,她任何人都不会送。比如鸳鸯,比如琥珀。

而晴雯能被贾母挑选出来送给贾宝玉,一方面说明她美丽能干,所以才能入贾母的眼。另一方面也说明,晴雯的位置在贾母处并不重要,是可以代替的。

怡红院里的其他丫环,晴雯的小伙伴们,会为她伤心难过吗?也不会。别说晴雯平时得罪了多少人,就算没有这些因素,晴雯的离开,也意味着其他人就有上位的机会。

袭人会兴奋,从此以后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麝月和秋纹也会暗自兴奋,自己有了上位的机会。

恐怕只有雀金裘再次破损的时候,她们会拿着晴雯做的针线感叹一番,真真是物在人亡了。

在大观园中工作的婆子们,会为晴雯的死而伤心吗?

不会。她们会弹冠相庆。一群婆子得知晴雯将被赶出大观园时,众口相传:“阿弥陀佛!今日天睁了眼,把这一个祸害妖精退送了,大家清净些。”

最后,晴雯的依靠宝玉呢,会真的在乎晴雯吗?

同样也不会。在宝玉的眼里,黛玉同袭人才是和他相守同归之人。

晴雯又可算得上是什么呢?

宝玉认为让袭人把她的旧衣物拿给她,再把他们攒了的几吊钱给晴雯养病,便已尽到了心。晴雯是生着重病被撵出怡红院的。在富贵温柔乡中的贾宝玉从未想过,如果给晴雯请个大夫,再派个人给她熬药,精心的照顾她,也许晴雯就能逃出一条命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晴雯在悲惨孤独中早逝,宝玉竟连送一送她的想法都没有。

宝玉的眼里,依然只有他的富贵温柔乡大观园,而洋洋洒洒的做一篇《芙蓉女儿诔》,似乎便尽到了他的礼数。

晴雯是一个有性格但情商不够的正经女子,一个与大观园格格不入的人。探春性子也厉害,怎么没人说她?因为她是主子,而且情商高,晴雯是丫鬟,并且情商低。有能力无情商且摆不正自己位置的人,往往下场都是悲剧。

可怜的晴雯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一定是清醒的。她明白大观园中所有人的虚伪与不可靠。那一夜,她叫的是娘。

也许只有梦中的母亲,才真的值得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