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烟雨岭南百花开,黄杨傲立迎客来。5月22日,“绿美广东 绿色经济”——中国(普宁)绿美高质量发展花卉苗木展销会在普宁市洪阳镇万花园盛大开幕。本次花卉苗木展销会暨黄杨盆景艺术展集中展示以雀舌黄杨为代表的普宁花卉苗木产业精品、生态旅游产业成果及普宁非遗文化,推动花卉苗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绿色经济助力绿美普宁生态建设。

普宁黄杨带火绿色经济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花卉协会、广东园林学会盆景赏石专业委员会指导,揭阳市林业局、普宁市人民政府主办。普宁市委书记黄锐亮、省林业局二级调研员许松葵、揭阳市政府副秘书长方伟斌、省花卉协会会长李小川、揭阳市林业局局长郭翔、普宁市委副书记郝鹏飞共同启动展销会开幕按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宁市副市长陈贤清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普宁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我省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契机,全力以赴推动花卉苗木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普宁聚力创新转型、特色发展、三产融合,加快绿美产业高质量发展,奋力把“百千万工程”“施工图”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景画”。希望大家为普宁绿美高质量发展多提宝贵意见,深化各领域合作,携手擦亮普宁花卉苗木“金”招牌,持续促进产业新升级,共谋合作、共促转型、共铸辉煌。

李小川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普宁市以“绿美广东”为引领,加大创新力度,做大做强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为普宁加快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方伟斌在致辞中希望普宁市以本次展销会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他表示,揭阳将围绕服务保障县镇村绿化工作,继续推进揭西县省级苗木保障基地(粤东片区)和4个保障性苗圃建设,强化苗木储备供应和质量管理,确保良种壮苗上山下乡。通过做大做强苗木产业,完善集育种育苗、专业种植、管理养护、园林设计等于一体的林业产业链条,助力林业高质量发展和绿美揭阳生态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幕式上还举行“普宁黄杨”盆景颁奖典礼。此次活动由广东省花卉协会、广东园林学会盆景赏石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参展作品进行评奖,共评选出特等奖作品2个、金奖作品11个、银奖作品31个、铜奖作品57个。随后,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还共同参观了普宁黄杨展区和绿美产业企业展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宁黄杨是洪阳镇培育的雀舌黄杨盆景品种,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扦插繁殖,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高档盆景品种,一株精品黄杨市场价可达数十万元。普宁黄杨虽然育于南方,但耐寒耐旱,能很好地适应北方气候,近年来通过电商远销全国各地,广受消费者喜爱。

除了普宁黄杨,洪阳镇还有蝴蝶兰、罗汉松等520多个花卉、盆景、绿化苗木品种。洪阳镇宝镜院村以“全国一村一品(花卉)示范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全镇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2.5万多亩,拥有大小花木场3000多个,5万多人从事花卉苗木的生产、经营、销售以及与之相关的业务,年交易额达12亿元以上。洪阳镇由此成为粤东地区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及专业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阳镇花卉生产基地及专业市场的繁荣也有力带动了普宁绿色经济的发展。据悉,目前普宁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有4万多亩,从业人员超6万人,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交易额近20亿元,是粤东地区连片种植规模最大、花卉苗木种类最多的县域。生态“常青树”变成富民“摇钱树”,绿色经济不仅让普宁的大地更绿更美,也让乡镇的村民变得富有。

非遗展演彰显多彩文化

洪阳不仅是一座“花城”,更是一座文化古城;普宁不仅在着力发展绿色经济,更在大力弘扬多彩文化。

作为明、清、民国时期的普宁县城,洪阳不仅保存着德安里、林则徐旧居、普宁城隍庙、普宁学宫等名胜古迹,也传承着普宁英歌、潮剧、广东汉乐等国家级非遗项目,还有普宁酥糖、洪阳粿汁、普宁豆酱等地方美食和特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幕式现场举办了普宁国家级非遗项目展演。在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受邀到泰国巡演的普宁富美青年英歌队表演了普宁快板英歌,普宁钧天乐社乐队演奏了广东汉乐传统曲目《怀古》,知名潮剧演员李锦玫献唱了曾获省文化厅第五届戏剧曲艺花会银奖的潮剧唱段《满盘明珠耀春秋》,国家一级演员、潮剧名丑方展荣带来原创潮语歌曲《我是洪阳人》,为嘉宾和民众献上一场文化视听盛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中国(普宁)绿美高质量发展花卉苗木展销会暨黄杨盆景艺术展将持续至5月30日,广大民众和旅客可前往参观、赏购。

【文/图】南方+记者林捷勇

通讯员 罗凯瀚

【作者】 林捷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