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芒种时节的临近,农业生产进入了夏收夏种的关键阶段,处处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的冬小麦成熟期和往年差别不大,整体而言,大部分地区的冬小麦将在5月下旬至7月期间陆续成熟。其中,江淮、江汉北部及河南南部等地预计在5月下旬进入成熟收获期,而新疆、宁夏、甘肃等地的冬小麦则将在6月下旬至7月成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中央气象台预测,今年夏收夏种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条件总体较好,有利于夏收夏种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别是江淮、江汉等夏收区,大部分时段将呈现晴好天气,极大地方便了作物的收割和播种工作。

预计24日开始,四川盆地西北部、陕西西南部等地有中雨,部分地区有短时强降水天气,不利于夏收作业和已收作物的晾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预计今年夏收夏种期间,北方冬麦区将以晴好天气为主,土壤墒情适宜,有利于冬小麦的灌浆成熟。可部分地区如华北南部、黄淮等地在5月下旬可能会出现干热风天气,对小麦灌浆产生一定影响。未来三天,华北南部、黄淮以及陕西关中等地冬麦区出现干热风风险较高,建议各地做好一喷三防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喷三防”是在小麦生长中后期使用的一项关键农业技术措施。通过在小麦上喷施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微肥等混配剂,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三个主要目的。

同时,这种措施还能增粒增重,确保小麦增产。

比如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直接进行根外喷施,植株吸收快,养分损失少,肥料利用率高,可以快速高效起到养根护叶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喷施“一喷三防”混配液可以增加麦田株间的空气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增加植株组织含水率,降低叶片蒸腾强度,提高植株保水能力,从而抵抗干热风危害,防止后期植株青枯早衰。对于目前河南、陕西南部、山西南部和山东西南部的高温,以及干热风,是非常对路的。

另外,临近麦收,抗病防虫,减轻危害也是必要的选择。在叶面喷施杀菌剂,可以产生抑制性或抗性物质,阻止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等病原菌的侵入,减轻病害对小麦的危害。同时,喷施杀虫剂也可以有效防治小麦的虫害,如吸浆虫、红蜘蛛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陕西渭南的麦田里,田间的小麦即将收获。渭南的高温一直保持在33度到35度的样子,25日的渭南将会受到雨水打扰,26日气温略有下降,最高气温是33度,29号的时候最高气温将会降至24度。

而在河北,刚刚过去的23日是各地烈日当头照的一天,不少地方的温度超过35度。像是河北武安,中午13点的温度更是超过了37度,今天是相当热的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热浪持续不了多久,因为24日的河北就要降温了。降温很突然,但是降温幅度也很大。以河北省会石家庄为例,今天的最高温度是36度,明天就要降到28度了,而到25日周六,最高温度会降到20度。短短两天之内,最高温度狂跌16度,这可妥妥的算是换季大降温了。而这背后的“元凶”则是“冷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即将到来的六月,难道还会有一场意外的“倒夏寒”?

冷涡,是一个大范围的、由冷空气主导的低压系统,常在中高纬度地区出现。它和西风带是紧密相关。来源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温差效应。5月22日,冷涡出现在东北北部地区,徘徊多日后渐渐转化为冷槽,并向南推进。

冷槽是一个狭长的低压区。它源源不断地将冷空气输送到更远的南方。在它的作用下,东北等地感受到了明显的降温。与此同时,高空暖脊也在悄然东移。冷槽和高空暖脊这一冷一热之间,却让北方的高温迅速扩大并增强,但25日后,冷涡的增强,让冷空气迅速扭转了局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冷空气的南下,北方的高温短暂增强后便开始消退。5月23日,内蒙古赤峰附近成为了这场降温的“主角”。相比前一天下午,中东部一线的气温降幅达到了惊人的18-20度。

南方地区在夏收期间降水较弱,但后期可能加强,需关注局地暴雨对夏收作业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5月22到24日这段时间内,大部分夏收区天气虽然以晴好为主,但安徽南部、湖北东部等地可能出现小雨,对夏收工作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四川盆地西北部、陕西西南部等地在24日将有中雨,局部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不利于机收作业和已收作物的晾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