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国帜三易到爱国三问”主题展落户威海世昌中学。

该展览由南开大学和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共同梳理大量珍贵史料整合展出,共分为“国帜三易”“育才救国”“爱国三问”“时代新答”四个篇章,历经半年筹备策划、设计布展,展览先后在刘公岛和西南联大博物馆展出,通过200余幅图片和部分珍贵文物史料及大量图书资料,生动再现张伯苓先生始于刘公岛的爱国心路和创办南开学校的报国实践,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抗争、前仆后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程。
刘公岛不仅见证了甲午风云,也唤醒了中国人民的现代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刘公岛原本是北洋海军的基地,甲午战败后却被日本、英国先后霸占,国旗在两天之中三次更换。当时作为北洋海军见习军官的张伯苓,受到这一事件的刺激,愤而开始了教育救国的人生道路。1935年,中华民族再一次面临危急存亡之际,张伯苓校长在南开大学始业式上提出了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三问堪称灵魂之问,学子们真切感受到了国家的危难和自己的责任,也深刻反思了“我是谁”这个终极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中,威海世昌中学校长于志健和甲午战争博物院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孙丽共同为“从国帜三易到爱国三问”主题纪念展厅揭幕,甲午战争博物院学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徐淑钰为威海世昌中学捐赠甲午系列书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丽表示,甲午战争博物院将进一步发挥博物馆教育、研究智能,打造青少年教育“第二课堂”。随后,徐淑钰带领世昌学子参观了展馆并讲解甲午海战历史和张伯苓提出的“爱国三问”,让孩子们重温了那段烽火岁月中的震撼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奋进。威海世昌中学学子将牢记家国情怀,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以新的担当和作为,让爱国与奋斗成为前进的永恒动力。(来源:威海世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