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游客的出境消费总额高达277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这种消费能力使得中国游客成为许多国家的“香饽饽”。

但仍有些国家对我国游客进行辱骂、歧视等,为了“赶走”中国游客可谓是花样百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些国家为了“欢迎”中国游客费劲心思。

其中就属尼泊尔这个小国家最为喜人,他们不仅有各种政策,还推出了“独特的风格”的中文标语,甚至把中国游客都看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尼泊尔的友好接待·——»

尼泊尔这个小国,用一种诚恳友好、热情待客的方式,成功俘获了中国游客的芳心。

走在尼泊尔的街头,处处可见“亲,好东西不坑爹"、“老板很好,价格公道”这样生动有趣的中文广告语,让人身在异乡却感受到了浓浓的亲切感。

这些标语用朴实无华的笔墨,娓娓道出了尼泊尔商家对中国游客的热情好客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曾远游尼国的游客说,当他走进一家商店,说出"我是中国人"这几个字时,立马就受到了店主热情友善的亲切接待。

有时甚至还能得到一些意外的优惠折扣,让这位游客直呼"在异国他乡也能享受到宾至如归的待遇"。

这种发自内心的好客,不仅体现在简单朴素的标语之上,更蕴藏在政府的政策措施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尼泊尔政府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大力提升了旅游设施。

比如城市街道增设了中文导游讲解牌、主要景区进驻无障碍通道和中文指示牌、购物中心和商场开辟了免税商品区,旨在为中国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旅游体验。

尼泊尔政府对待中国游客这番殷勤友好之举,源自多年来中国政府对尼泊尔的鼎力相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1956年建交伊始,中国就不遗余力地向尼泊尔提供大量无偿援助,先后为其修建了60多座大中型水电站、数千公里公路,有力推动了尼泊尔的经济社会发展。

长期以来的恩惠和厚爱,在尼泊尔人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好感,他们视中国为重要伙伴,自然也就格外重视对中国游客的热情服务。

一位在当地工作多年的尼泊尔官员向记者透露:"旅游业是我们最重要的经济命脉,现在中国已成为我们最大的客源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对中国游客的热情好客,不仅出于对中国长期援助的感谢之心,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优质服务,吸引更多的中国朋友到尼泊尔来观光旅游,为我们的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果不其然,这种真诚友好的做派极大地提振了中国游客的旅游热情。

据统计,2019年赴尼泊尔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就高达1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了27%。如此可观的客流量,自然也为尼泊尔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可喜的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番景象,与近年来一些国家对华游客态度转冷形成了鲜明对比。

韩国、越南等邻邦,虽然同样把中国视为最大客源国,但出于某些不可告人的原因,却对中国游客予取予夺,行径放肆,简直就是在"咬主人的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友好的国家·——»

韩国和越南这两个国家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游客青睐的热门旅游地,每年都有数百万中国游客慕名前往。

然而近年他们对待中国客人的态度却出现了令人费解的反转,越来越多的旅游从业者公然摆出对中国游客的"不友好"姿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韩国一些公共场所竟公然张贴"勿乱扔垃圾、违者罚100万韩元"的歧视性巨型中文标语。

一些酒店更是公然宣称"不欢迎入住中国游客",更有甚者,一些极端分子竟在街头对中国游客泼洒不明化学药剂,造成多人身体不适送医。

这样的情况在越南也是屡见不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地一些商家打着"防火防盗防中国人"的标语,悬挂着"谢绝中国人"的中文牌子,动不动就对中国顾客破口大骂,对待他们与外国游客明显"两张皮"。

还有的商家狡猾使用"坐地起价"的伎俩,对中国游客狮子大开口。

因此,曾经颇受中国游客青睐的越南旅游目的地如今人气直线下滑,去岘港泰国按摩的旅行团也越组越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种公然将歧视对待延伸到观光旅游领域的民粹行为,不少网民纷纷表示极为气愤:"我们是诚心诚意前来观光旅游的,可怎么就遭到如此不公平对待?"

有分析认为,这种歧视行为的根源或许源自于某些国家对长期输出大量游客的中国心存一股民族优越和文化偏见,将中国游客视为"不受欢迎的客人"。

同理,一些商家则可能出于一种赚黑心钱的私利动机,对中国游客予取予夺、狮子大开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对外商家而言,中国游客群体庞大、消费能力强劲,确实是一块极为诱人的"香饽饽",与之对应的就是,商家如果对中国游客摆出友好姿态,自然能从中分一杯羹、获利颇丰。

反之,如果将中国游客当作"麻烦客人",不仅会损失这一客源,还可能招致舆论的强烈批评和唾弃,最终令自己的生意雪上加霜。

舆论场早就铺天盖地痛斥那些露骨歧视中国游客的商家,其中不乏言辞犀利、恨之入骨的谩骂声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有人提议,要对这些商家予以舆论制裁,在国内平台上将其公开曝光,直至其生意彻底陷入窘境,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换位思考一下,对中国游客热情友好一些何尝不是一条双赢之路?

旅游业是一个包容、多元的产业,应该秉持文明有礼、热情主动的理念,以礼待客方能吸引更多游客、实现共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在今天这个地球村时代,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业都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圈子,而是应该对世界开放包容,方能生存发展。

我们的世界因多元而美丽,因交流而丰富多彩,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应该都是平等的,不应因肤色、种族、国籍或宗教信仰的差异而受到歧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中国游客,我们更应该怀着谦逊友善的心态,以礼待人、文明旅游,用实际行动赢得国际社会对华夏文明的欣赏和尊重。

唯有携手同行、守望相助、互帮互助,携手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村才能走向更加包容友善、欣欣向荣的明天。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尼泊尔的友好待客模式成为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典范,谱写中国游客出境旅游的精彩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