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期作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由于城市规模有限,当前不仅没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还因为经济总量长期不及省内的地级市苏州而被经常被网友调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南京的地位还是不容置疑的,南京都市圈已经获批成为中国第一个规划建设的跨省都市圈,这为南京的发展打开了更大的空间,南京都市圈是一个被发达的交通网络紧密联系起来的城市群落,南京已经与安徽滁州实现了地铁贯通,与安徽马鞍山相连的地铁也在建设中。不仅是轨道交通,南京都市圈还进一步推进高铁、高速、港口等立体交通设施的建设。随着南京都市圈的发展,南京的重要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南京作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是仅次于北京、上海的全国高等教育第三城,有仙林大学城、江宁大学城、浦口大学城、溧水大学城和南京高职园5个大学城。共有各类全日制本科院校和校区41所,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2所985工程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5所部委直属211工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1所省属211大学,另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5所省属双一流大学。

今天我们就来看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到底实力如何。

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综合排名情况

根据校友会2024年中国大学排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全国排名第125名。根据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全国排名第103名。根据2024年ABC中国大学排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全国排名第106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基本情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江苏省、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共建的一所以大气科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大学、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成员,入选了国家“2011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

学校始建于1960年,前身为隶属于中央气象局的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校总占地面积2000余亩,下设有24个专业学院,开设80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36000多人,其中硕博研究生7000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科研建设情况

根据现有的学科评估结果,学校共有12个学科上榜,其中大气科学获评A+学科,另有8个B类学科和8个C类学科。

学校的大气科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气象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学校的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等9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地球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最新的ESI排名中,位居全国第69位。

学校拥有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环境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个国家特色专业,共有大气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海洋科学、材料物理、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等3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学校建有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2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