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是北方口音,中音域,语速很慢,带着点儿京剧念白的味道,习惯使用敬语。

她精雕细琢的文字,须得用她的口气读起来,才能尽得其绮丽真味。

这样的一个人,竟然不善于说话,不喜欢用声音表达自己。

于是她就住在了自己的衣服里,她的衣服就是她的语言,所以她不肯将就,哪怕境遇不如意,也尽力穿得称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爱玲热爱时装,她像曹雪芹先生一样,长于描写人物和衣服之间的关系,也能够设计各类服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尤其喜欢自己做衣服,上面这张照片大约拍摄于1959年,穿的就是她本人的作品。

下面这张拍摄于1964年,一字领连衣裙很适合她瘦高的身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她在自己的书里写的那样,买上几尺碧纱,对折一下,再缝上一道直线,最后人钻进这圆筒里就行了。

多买几尺纱,就可以不断地翻行头了。

如果要请人代为制作,她会画出图纸,标注好细节,一丝不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爱玲穿衣的首要目标是令人侧目,世人说她专爱以奇装炫人。

但这个以“奇装异服”著称的寡言女子,拍照时却从不直视镜头,那并不是有意造作,而是一种与她的服饰语言相配的腔调,或者是与外界隔膜的、最后的自我保护。

她的审美独特又超前,在风头最劲的几年里,常常引领上海、南京两地的时尚潮流。

比如曾风行一时的小棉袄配西装裤的穿搭,创始人就是张爱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旗袍外面罩短袄也是她首创的,颇有点现代“oversize”的意思。

那是1944年初夏,柯灵介绍她认识电影公司的三巨头之一周剑云。

张爱玲很重视这次会面,她亲自设计了一件拟古的齐膝夹袄,超级宽身大袖,面料是水红绸子,用特别宽的黑缎镶了边,右襟下还有一朵舒卷的云。

周剑云是见过世面的人,也被她的“盛装”给惊到了,一时居然有些拘谨,不知该说些什么,印象深刻倒是肯定的。

不过张爱玲本人最钟爱的是另外一件衣服,年老之后还会一往情深地回忆它。

1943年,她参加游园会活动,和李香兰留下了一张合影。张爱玲侧脸、眼眸低垂,旁人看来拘谨古怪,其实她心里颇为得意,觉得自己比李香兰更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这次亮相,她找到了祖母留下来的一床旧被面,经过简单的设计和裁剪,就变成了一条独一无二的裙子。

在她的回忆中,这块米色薄绸虽已陈旧如烂草,但料子上淡洒斑斑墨点,还隐着暗紫色的凤凰,十分有画意,在别处从未见过类似的图案。

倘若张爱玲生活在当下,想来人们会评价她气质超群、品位高雅、眼光前卫。

没准除了写字,她也能以时尚为职业,天马行空,把自己大胆的想法都变成现实,让女人更好看一点,让世界更美丽一点。

本文为我来我看见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